央行5日晚发布公告称,为应对当前经济金融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中国人民银行同意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从10月6日起继续接受非金融企业中期票据发行的注册,已经注册但尚未发行,或虽已部分发行但注册额度尚有剩余且在发行注册有效期内的企业,可恢复发行中期票据。
此前已有市场人士分析,为支持央企增持上市公司股权,央行很可能将重新启动中期票据的发行。
而央行在公告中特别指出,接受上市公司并优先接受大型权重股上市公司发行中期票据注册报告;上市公司发行中期票据所募集的资金,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回购本公司股票;优先接受煤电油运等国民经济基础行业中的主要企业发行中期票据的注册报告。
央行于今年4月中旬启动中期票据的发行,但6月底暂停。不过,仅有的两个月发行量就已达到735亿元,同期发行规模远远超过企业债和公司债。据此前媒体报道,中期票据被暂停的原因,是由于各相关部门对于债券市场的发展缺乏协调。
和企业债公司债相比,中期票据的发行效率、流动性和融资成本上都更有优势,也被认为更具市场化的产品。
在央行重启中期票据的同一天,被A股市场视为重大利好的内地融资融券“千呼万唤始出来”。中国证监会当日下午宣布,正式启动融资融券试点,将于近期发布试点通知,交易所届时公布试点标的证券范围及名称,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原则推行,并施行窗口指导,以控制风险。这也是在9-18之后,中国监管层联手打出的又一“组合拳”。
金融海啸横扫全球,A股也难独善其身,危机时刻中国打出了最强的“救市组合拳”——9月18日晚,接连公布三大措施——证券交易印花税改为单边征收,税率保持1‰;汇金公司增持工行、中行、建行三家银行的股票;国资委宣布支持央企增持或回购股票。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