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消息(记者 张石)中国毒奶粉风波不断扩大,也使日本政府和日本企业受到了很大的震动。虽然日前日本原官房长官声明中国毒奶粉没有进入日本,但是由于现在中日经济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些企业还是行动起来,对怀疑受中国奶粉污染的食品进行回收,并有企业在回收的食品中检测出三聚氰胺的成份,也有一些厂家乘中国奶粉危机之际抓住商机,在中国大量推出“安全奶粉”,很快占领中国奶粉市场。
位于日本大阪高挕踵笙╥口商“丸大食品”9月20日决定收回该公司的“奶油熊猫包”、“奶汁烤玉米”、“红烧猪肉包”、“十足肉包”、“抹茶红豆牛奶包”等多种点心,原因是其中可能混入了中国制造的伊利牛奶。
丸大食品发言人宫地亨表示,“我们不知道所使用的奶粉是否受到污染。就算受到污染,所含的化学成份并不足以影响消费者的健康。但基于道德因素,我们决定回收本公司的产品。”
丸大食品杉山雅昭董事在25日又表示:在他们的商品“奶汁圆锥形蛋卷”中检出14ppm三聚氰胺。在作为商品原料的3种牛奶里面,从2种牛奶中检测出三聚氰胺,而据高挕醮筄健所的调查,他们从面向一般消费市场的“奶油熊猫包”和“奶汁圆锥形蛋卷”、“抹茶红豆牛奶包”、业务用的“奶油馒头”等4种商品中检测出三聚氰胺。但是含量都是微量,就是其中含量最高的“奶油熊猫包”,一日连续吃17个对健康也没有损害。目前,日本在国内的产品中发现三聚氰胺还是首次。
此外,日本长野市食品生产销售公司“丸生本店”的2名员工,19日下午试尝了用于制作牡丹饼的豆沙馅后,出现呕吐和手脚发麻等症状。20日获悉,豆沙馅是长野市食品材料销售公司“丸富士”在中国的合资企业生产的。
经初步检验,未发现有三聚氰胺等物质,但据说豆沙馅散发出像是石油的味道,相关方面正在进一步调查。
日本江崎格力高目前已停止在中国现地购买原料,江崎格力高在中国的子公司上海格力高在生产面向中国市场的饼乾原使用中国制奶粉等原料,而现在全部改用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进口原料。
速食面最大公司的日清食品,在判明香港的当地企业法人从中国的乳制品大企业伊利集团购入甜品用牛奶后,决定停止从伊利集团交易定货,今后牛奶和奶原料将从中国以外的国家进口。
日本森永乳业最近通过调查获知该企业在中国哈尔滨的合营公司从现地农家购入鲜奶生产奶粉,但是经过检验没有发现原料里有三聚氰胺成份混入,但仍从日本派遣检验技术人员去现场监督。
也有的日本企业抓住这个商机,抢占中国奶业市场。朝日啤酒和伊藤忠商事在山东莱阳市设立的山东朝日绿源乳业生产的牛奶从9月19日在中国的超市和百货店出售。
面对中国的毒奶粉危机,该企业把自己的产品定位于“安心、安全”进行宣传,以普通牛奶的1.5到两倍的价格出售,其原料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口。
日本政府对中国的毒奶粉问题也十分关心,9月26日,出席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总会的麻生内阁外务大臣中曾根弘文在外交场合初次亮相,就在与中国外长杨洁篪的会谈中谈到奶粉污染和冷冻饺子等相继发生的食品问题,请求中国方面确保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