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
这次“鉴真渡日纪念.逆渡航日中青年交流活动”在一年前就开始筹备了。著名翻译家青木丽子女士和早稻田大学的木下俊彦教授是主要发起人。
青木丽子女士1959年出生于中国广州,1973年随父母回到日本。自八十年代初开始,她以中文翻译的身份参与了福冈县对华交流的所有重大活动,曾经为江泽民、胡锦涛、朱熔基等中国国家领导人访问福冈时担任过翻译,长期坚持从事日中友好工作,见证了漫长的中日关系的曲折变化。她于2003年和2006年分别推出以中日关系为题材的两本著作《梦大地中国》、《中国—疾风劲吹的大地》。
2007年7月日本福冈博物馆举办了“国宝鉴真和尚展”,鉴真和尚不顾高龄和失明,六渡日本传播佛教的经历让青木女士联想到今日的中日关系,写下了《随想:从纪念鉴真到中日两国的未来》一文。在日中国教授范云涛读到此文后,深为感动,提出了“鉴真纪念.日中青年友好交流”活动的建议,并得到日本各界人士的广泛响应。
■ 图文/徐 玲
唐朝的鉴真大师是中日交流史上的伟大人物,不畏艰辛六次东渡日本,对中日文化、佛学、医学、艺术等方面的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年是鉴真大师东渡1250周年,也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由“鉴真纪念.日中青年交流计划实行委员会”主办,国际交流基金、福冈县、外务省、中国大使馆、奈良唐招提寺、江苏省政府等团体、组织后援,在日本多家企业、个人、中日友好人士的大力支持下,“鉴真大师渡日纪念.逆渡航日中青年交流活动”在9月8日正式启动。
作为一名在日的中国留学生,经过选拔我有幸与25名日本大学生(院生)及其他5名中国留学生一起参加了这次大型中日交流活动。本次活动由谷野作太郎先生(前日本驻华大使)、木下俊彦先生、青木丽子女士等几位老师带领,于9月9日从大阪港出发,沿著鉴真大师渡日时的航道,逆向回驶,乘著“新鉴真号”驶回大师的故乡,开展了为期九天的中日青年交流。
9月8日在大阪KOKOPLAZA举行了结团仪式后,9月9日乘著“新鉴真号”启航。虽说我们无法感受到鉴真大师当年从中国来日本时所遭受的艰险与苦难,但经过48个小时的海上漂泊,我们还是感受到了向著目标前进的那份执著。11日正午交流团到达上海,随后立即向扬州行驶。扬州是鉴真大师的故乡,1250年前他就是从扬州的大明寺出发开始东渡日本的。在扬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欢迎晚会上,我们与扬州大学日语系的学生们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12日交流团来到了建成于2006年,专为纪念鉴真大师而建的鉴真学院。接下来的五天里,交流团先后访问了南京、杭州、宁波、上海,受到了相关政府、组织的热情接待,并分别与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及复旦大学的大学生们进行了专题讨论与游戏、特长、兴趣等多方面的交流。特别是在9月14日中国的传统中秋节时,宁波市文化局、旅游局、佛教协会特别为我们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湖边赏月会,大家热烈友好地交流,希望中日关系也会像这湖边的月色般美丽。
经过九天的交流访问,17日交流团顺利返回日本,圆满结束了此次鉴真纪念大型中日青年交流活动。虽然时间短暂,但九天的朝夕相处,共同的志愿、理想和热情令我们31名中日青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活动结束式时,每个人都留下了感动和不拾的泪水,泪水是咸的,可这咸咸的泪水却是我们心里中日友好的甘露。
这次活动将会成为我们每个人终生难忘的宝贵经历,而通过活动学到的善良友好、坚韧不拔也会成为使我们受益一生的珍贵财富。人的存在不是为了自己,我们这一批新时代的青年更应肩负起国家和历史的使命,与日本有志青年一起,发扬鉴真大师不畏艰辛、意志坚定的精神,为中日两国世代的友好用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