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的一场金融海啸,正在考验中国各大银行的应对能力。作为全球最主要的固定收益产品之一,雷曼兄弟债券几乎是每家银行必备的投资配置品种,雷曼兄弟的破产,对于国内各大银行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除了最早自曝家门的招商银行,至少还包括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华厦银行等8家上市银行卷入了雷曼危机。
与雷曼相关的金融资产主要有几类,一类是直接持有雷曼债券,一类是同业拆借也就是贷款给雷曼兄弟,还有就是作为雷曼兄弟的交易对手,这可能体现为不少银行对企业或者个人的理财产品。
9月17日,招商银行率先发布公告称,公司持有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发行的债券敞口共计7000万美元;其中高级债券6000万美元,次级债券1000万美元。公告同时称,公司将对上述债券的风险进行评估,根据审慎原则提取相应的减值准备。
9月18日,中行公告称,截至本公告日,中国银行集团共持有雷曼兄弟控股及其子公司发行的债券7562万美元。其中,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共持有上述债券6921万美元。
同日,兴业银行称,截至本公告日,与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相关的投资与交易产生的风险敞口总计折合约3360万美元。
据中信银行内部人士透露,中信银行持有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发行的债券敞口较招行更多,但比招行幸运的是,中信银行持有的均为高级债券。目前,中信银行也没有对此做出公告。
而建设银行北京分行人士透露,建行持有的雷曼债券也超过了招行的总金额,目前,建行也未对外披露这笔债券的亏损情况。
工商银行透露,目前该行(包括境外机构)持有雷曼兄弟公司债券及与雷曼信用相挂钩债券的馀额总计为1.518亿美元。
交通银行发布公告称,截至9月18日,交行共持有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发行的债券7002万美元。
而民生银行和华厦银行表示,他们只持有少量债券,投资不多,但没有透露具体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