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宏)自2007年10月1日开始,日本政府开始实施“外国人雇佣状况报告义务化”制度。日本政府日前公布的最新数字显示,在日外籍劳动者已经超过33万,较前一次调查大幅增加,其中中国人约占半数,高居首位。目前日本劳动市场陷入劳动力短缺与过剩的矛盾处境。吸收外国劳动力和有效利用本国非正式雇员成为新的课题。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9月8日公布的“在日外国人雇佣状况报告”(快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日本企业雇用的外籍劳动者已达33万8813人,其中14万9876人为中国人。由于调查方法有较大变动,目前日本企业雇用的外籍劳动者数据竟然是1993年第一回调查时9万6528人的3.5倍,约翻了两番。这一现象进一步表明随著日本劳动力不足的进一步深刻,日本企业不得不依赖外籍劳动者的趋势将是有增无减。
从日本企业雇用外籍劳动者的国籍来看,中国人最多,高达14万9876人,占44.2%;其次是巴西人,为7万809人,占20.9%;菲律宾人第三,为2万8134人,占8.3%;G8加上澳大利亚、新西兰位居第四,为2万4210人,占7.1%;韩国人第五,为1万3106人,占3.9%;秘鲁人第六,为1万632人,占3.1%;其他为4万2046人,占12.4%。
从日本企业雇用外籍劳动者的在留资格来看,就劳无限制的永住者、日本人配偶者等、永住者配偶者等、定住者占全体的45.3%,为15万3620人;“专门、技术领域”的就劳者为5万5394人,“特定活动”的就劳者为7万5288人,“留学、就学”的资格外活动为4万8466人,“其他”的就劳者为6045人。
中国人劳动者中,拥有“特定活动”在留资格者最多,为5万8703人;其次是“留学、就学”的资格外活动者,为3万7323人;拥有“永住者、日本人配偶者等、永住者配偶者等、定住者”资格的劳动者,为2万4759人;拥有“专门、技术领域”资格的就劳者为2万4405人;拥有“其他”资格的就劳者为4686人。
从日本企业雇用外籍劳动者的就业地区来看,在东京都就业的外籍劳动者最多,达7万7080人;其次是爱知,为4万4823人;然后依次是静冈县(2万2092人)、神奈川县(1万9294人)和大阪府(1万5447人)。这5个地区集中了大部分的外籍劳动者,占全部的52.8%。另外,最少的地区是和歌山县,仅443人;高知县以558人倒数第二;冲绳县635人,倒数第三。
伴随著“外国人雇佣状况报告义务化”制度的启动,一方面外国人在日就劳变得更加透明,另一方面在日外国人“黑户口”们何去何从,令人关注。随著“外国人雇佣状况报告义务化”从去年开始实施,日本企业在雇用外国人及其离职时必须依法向公共职介所申报,以保证调查数据的准确度。各企业必须于今年10月1日前提出申报,此次统计仅为中期统计,最终汇总的数据中,外籍劳动者的数量可能进一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