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侯蕾)神户王子动物园一头熊猫宝宝在出世三天后夭折。这头熊猫宝宝是日本20年来首次通过人工受精技术繁殖出来的,但在8月29日下午证实死亡。
本报718期关西版曾报道了在神户市立王子动物园的中国大熊猫兴兴(雄)和旦旦(雌)的“故事”。8月26日下午,动物园诞生了一只可爱的熊猫宝宝。熊猫宝宝的父母是同为12岁的“兴兴”和“旦旦”,不料母子一起在熊猫馆室内饲养室中仅相伴三天。
王子动物园在网站上说:“动物园饲养员和兽医每天24小时观察它的情况,不过,结局是令人难过的。”
王子动物园自2000年开始进行日中共同饲养繁殖研究,2003年开始每年进行人工繁育,但直到去年才首次人工受孕成功,但遗憾的是出生的胎儿是死产。这次是人工繁育开始6年以来第二次受孕成功,第一次生产熊猫宝宝。此前,在日本国内,仅有东京的上野动物园,和歌山白昹野生动物园的大熊猫生产。
春天是熊猫的交配季节,今年4月30日到5月2日三日间,四川卧龙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专家和日方饲养人员,在“旦旦”和“兴兴”之间进行了三次人工受孕,并取得成功。大熊猫的妊娠期平均是120天左右,刚出生的大熊猫更像一只小老鼠。因为刚出生,饲养员不能接近,只能在监视镜下观察。
王子动物园原计划,熊猫宝宝在11月下旬与游客见面,并希望从一般市民中为它徵集一个可爱的名字。
熊猫宝宝死亡时只有19公分长,体重只有82克。王子动物园解剖尸体后发现,胃里没有母乳。推测是因为熊猫妈妈出乳不足,熊猫宝宝不能饮奶、衰竭而死。还有可能是熊猫妈妈抱著宝宝时压迫致死。饲养员从熊猫妈妈怀中取出宝宝时,熊猫妈妈显得异常暴躁。
记者会时,石川理园长说:“面对大家的期待非常抱歉,希望来年使能成活。”
据了解,熊猫在出生后3日内的死亡率高达30-40%。此前在日本国内出生的熊猫宝宝有11只,其中有2只死亡。东京上野动物园在1985年6月出生的一只熊猫在两日后被压死。和歌山白昹野生动物园2005年8月出生的一只熊猫在一日后因衰竭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