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 记者 张石
在这次奥运会中,有许多选手获得了金牌,日本到15日上午为止也获得了5枚金牌,从其他国家的选手来开,在获金后首次面对记者谈自己的感想时其内容各自有异,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但是日本选手的侧重点只有一个,那就是“感谢”,对所有的一切都感谢,感谢教练,感谢家庭,感谢声援的观众,感谢冥冥上苍……
夺得100米、200米蛙泳两块金牌的“蛙王”北岛康介下场第一句话就是“感谢”,他说没有周围的人支持他,培养他的人们他不会有今天的成绩;获得70公斤级女子柔道奥运会两连霸的上野雅惠得金后说∶因为有各种各样支持我的人我才有今天,我觉的这是奖励给那些支持我的人们的金牌,并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获得63公斤级女子柔道奥运会两连霸的谷本步实夺金后满眼含着热泪望着会场声援她的观众说∶我只有无尽的感谢。获得男子66公斤级柔道金牌的内柴正人得金后说∶因为有各种各样的支持我的人我才有今天,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力量。
从这个小小的细节,我们可以看到日本文化的一个特征。日本是个强调集团性的社会,而从文化心理上来说,日本人并不认为人是世界的主体,也不认为个人是集团的主体,他们认为,人应该是世界与自然的补充,而个人应是集团的补充。
日本人“以群为美”。如日本人对樱花情有独锺,古今中外没有一个人在赞美樱花时会赞美“一朵樱花”,樱花的美在于它如云如潮的聚会与连绵不断,众花云集,时而如百川归海,时而如飞瀑倒挂,就是零落凋残,一片一片的花瓣也相依相连,铺就绵绵不断的花的甬路……无论开还是落都显示出惊人的群体性和协调性。
日本人非常喜欢“绊”的这个汉字,这个汉字甚至经常单独地出现在各种广告上。这个字在汉语中的原意有三,一是绊马索;二是用绳索拴住的意思;三是驾车时套在牲口后部的皮带的意思,因此在汉语中主要是束缚、局限等负面的意思。
而在日语中,“绊”除了有拴住马、犬、鹰等动物的网绳的意思外,还有一个最常用的意思,那就是指人与人之间难以断绝、难舍难分的关系所在,这是汉语中的“绊”字中并不包含的意思。这种“绊”是日本人最为珍视的。日本人常说“地域的绊”,“家庭的绊”,就是指那种把个人和个人紧密地联结成一个整体的纽带、情感、恩爱。纽带是一种束缚,但只有这种束缚存在日本人才安心,才不孤独,才有力量,正像樱花一样,只有一个花瓣重叠着另一个花瓣无限地伸展,无限地聚集才美丽,这点同国人格外青睐的牡丹和梅花相比就更明显。牡丹“花单生”,雍容华贵而卓尔不群,国色天香而孤芳自赏,梅花虽然开起来不乏协调性,但国人宁愿欣赏它的孤傲与清高。如果说,西洋文化和中国文化有个人主义取向,日本文化则属于“纽带文化”。西洋人和中国人特别讲究出类拔萃、脱颖而出、异军突起,注重个性的凸显和个人才能的发挥,而日本则强调群体协调性,他们认为个人的成绩是集体合作的最终体现,而不是个人才能攀升到顶点的绚丽爆发。
从日本金牌得主们谦虚而诚恳的感谢之声中,我们也完全可以体验到这种日本文化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