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8月1日非常罕见地直接向海外媒体发表讲话,对中国政府的奥运会筹办工作进行了解释。胡锦涛说,我们有一个愿望,就是让全球体育界的盛会——北京奥运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他承认中国在奥运之年遭遇了巨大挑战,其中既包括通货膨胀,也包括四川大地震等诸多自然灾害。他说,中国的国内经济面临著日益增多的挑战和困难,我们希望深化改革和开放,通过政府的各项政策来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并控制物价上涨。
胡锦涛8月1日向一些外国媒体表示,中国政府一直在非常认真地履行申办本届奥运会时的承诺。他说,北京奥组委一直在努力为本届奥运会创造良好条件,但这也是在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创造条件。胡锦涛表示,北京奥运会属于中国人民,更重要的是,它也属于全世界人民。
8月1日距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整整一周的时间。目前中国的奥运会筹办工作吸引了国际上越来越多的评论,其中并不都是溢美之词。胡锦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接受海外媒体采访的。在一些方面,中国被指责为矫枉过正:政府为防止恐怖袭击和政治示威而采取了极其严格的安保措施,这引起了北京居民和外国游客的不满。对签证的限制令许多海外游客无法来中国亲身体验奥运,北京许多宾馆仍有大量客房无人入住。北京周边的检查点和稽查点使许多货物无法运抵北京的超市和企业。海外记者继续面临网络封锁和如临大敌般官员的干涉,尽管政府承诺不会限制新闻报导自由。
抗议组织也将奥运视为吸引关注的天赐良机,这些组织一直在抨击中国对待国内政治批评人士的方式以及北京与苏丹、缅甸与津巴布韦等国政府的关系。胡锦涛重申了中国政府对此的一贯立场。他表示,我不认为将奥运政治化有利于解决这些问题,这有违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而在另一些方面,中国又被认为努力不够。北京市政府正全力赶在奥运会之前解决北京空气污染的老大难问题,近日来公布了更为严格的交通和工业管制措施。胡锦涛表示,政府正在努力实现净水蓝天的目标。他还说,政府还在努力培养民众的环保意识。胡锦涛表示,政府希望在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控方面投入更多精力。他说,我们希望更加关注改善民生。
胡锦涛表示:“由于国际经济环境不稳定以及内部困境与挑战,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大,必须在稳定物价的同时进行宏观调控。”胡锦涛还表示,将以健全、快速经济发展为目标,在提高政治改革和行政管理效率、加强保护人民权利方面坚持全面改革,并将继续实践深化改革开放、经济结构调整、提高效率、环保、节能等。
胡锦涛还就中国威胁论强调称:“中国并非霸权主义,中国所追求的是防御性质的国防政策。”“中国的发展绝不会侵害或威胁到其他国家的利益。”胡锦涛对“奥运会之后,对新闻媒体的管制是否会有变化”的问题表示:“中国欢迎外国记者对北京奥运会进行报道,并会持续提供帮助。”“但反对偏激报道,外国记者也应当遵守中国的法律和规定。”
华尔街日报评论说,以接受海外记者采访的方式走进媒体聚光灯,这对66岁的胡锦涛来说可谓罕见之举动,他此前一直不愿这样做。胡锦涛从未在中国或是国外举行过记者会;他上次在北京面对海外媒体还是2007年10月份,当时胡锦涛简单地介绍了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新常委。他和其他官员都没有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