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让孩子学会输得起
日期: 08年08月2期

  经常听到父母这样抱怨:每次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只要我赢了他,他就很不开心,闹著不算,硬要重来游戏、比赛只能他赢,不能输,现在没有孩子愿意和他玩……这些输不起的孩子,赢了就满心欢喜,输了就大哭大闹、发脾气,父母应该如何开导孩子,让他坦然面对输赢呢?

  输不起是天性

  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孩子输不起是一种正常现象。无论什么事情,孩子总是希望自己能做到更好,获得周围人的认可。可是因为孩子年龄小,各方面都不成熟,他并不了解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在集体活动中一旦技不如人,输给别人时,他就会表现出不满、不高兴。

  孩子输不起通常会有两种表现:一些孩子面对挫折、失败,他会采取回避,甚至索性放弃;而性格急躁的孩子在游戏中输了,就会大发脾气、又哭又闹以示宣泄。

  其实,父母不仅要让孩子懂得怎么赢,更应该让其学会输得起。培养孩子承受挫败的容忍力,有助于提升孩子的抗逆力。只有能够坦然面对失败,并以正面、乐观的心态战胜困难,才能在今后的激烈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如何引导孩子

  虽说争强好胜是孩子的正常心理,但如果过于计较得失,每一次输赢都让他耿耿于怀的话,就会影响到他与人相处的能力。面对输不起的孩子,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排除这种心理障碍。不过,父母在引导孩子正确面对输赢时,有两大原则需要注意:

  端正心态——在生活中,一些父母往往喜欢将孩子的成功当作自己的面子,赢了就夸孩子聪明、能干,输了就指责和埋怨孩子,这种教育方式最不可取,很容易让孩子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失败了就爬不起来,要么就非赢不可。

  作为孩子的启蒙教师,父母首先要平衡自己的心态,正确看待孩子的失败。当孩子在学习和游戏中受挫时,父母应该教育他克服沮丧和悲观的思想,帮助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建立积极的心态对待暂时的受挫。

  积极鼓励——幼儿阶段,父母应该以尽可能地协助孩子体验成功、建立自信为主。但是,失败在生活中又无法避免,可以让孩子将之视为另一种情感体验。在孩子遇到挫折、情绪低落时,父母更要积极鼓励,帮助孩子建立自信积极面对挫折。

  另外,家长也不要揪住孩子的错处不放,不要一味纠结于结果。父母要让孩子明白,失败和受挫是他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事情,凡事尽力而为就可以了,即使失败也不代表他不行,家长更不会因此而不疼爱他。

  三种教育方法

  1.增强受挫力

  父母在生活中不要过分刻意地为孩子排除一些在正常环境中可能遭遇的困难,可以有目的地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面对失败,让他在玩乐中尝到的滋味,体验胜败乃兵家常事的道理。孩子遇挫时,父母也不要立刻插手,不妨留给孩子自己面对失利的空间和机会。

  2.提高耐挫力

  在集体游戏中,孩子会经历一些挫折和失败,这些失败的痛苦经历会让他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长处。他一方面要学会如何欣赏别人,和同伴友好相处,另一方面在相互交流和指导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集体活动中的这些磨练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耐挫力。

  3.平衡输赢心态

  大人和孩子平时游戏时,不要经常故意输给孩子,也可适时玩一些输了也有奖励的游戏。通过这种办法,平衡孩子输不起的心态。当然,奖励的前提是说出输的原因。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8/80953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