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坚持说,仍然有时间在奥运前改善北京的空气质量。
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表示,“反映空气质量的本质特徵,需要用监测数据来显示,而不能用肉眼感觉。”他是在北京奥组委7月2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作出上述表示的。
有不少外国媒体记者报道,北京7月底在几十米开外都看不清楚鸟巢和水立方,中国如何保证奥运期间的空气质量?
杜少中表示:“这不代表北京空气质量不佳,一个通俗的说法,蓝天和空气质量有关,但不能绝对划等号,达标天或者说判断环保意义上的蓝天就是要看空气质量监测的指数。”杜少中借此提到BBC网站7月8日发表的照片。他表示:“类似的情况是其中一张照片颜色比较灰暗,用以说明北京的空气质量还有问题。”他强调说,用照片去评价空气质量,这种办法是不科学的,因为照片作为视觉的作品产物,它不能反映空气质量的本质特徵,需要用监测数据来显示,而不能用肉眼感觉。
北京市气象局气象台台长郭虎补充解释:“从气象角度来说,6月下旬开始,北京多是轻雾天气,由于低层水气大量凝聚影响到了能见度,影响太阳照射,所以能见度不是特别好,造成了看建筑物稍微有些模糊的情况。”
杜少中表示,北京完全可保证奥运会期间空气质量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