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兵马俑向左国宝展向右 / 中国文明尽染上野秋色
日期: 04年10月1期
  本报讯(记者 杨文凯)继“四川文明展”吸引大批日本观众之后,另两个重量级的中国文明展览也于9月底相继在上野开幕。由产经新闻社、上野森美术馆主办的“大兵马俑展”于9月24日开幕;由东京国立博物馆、朝日新闻社和朝日电视台主办的“中国国宝展”于9月27日开幕。这两大展览,规模大、品味高、历史久、时间长,是体现中华文明灿烂历史瑰宝的震憾性展览。今年秋天的上野,将在大兵马俑、佛教美术、考古发现的陈列和渲染下,感受到中华文明的雄大气魄和宽厚胸怀。对于多年阔别故国的在日华人,尤其是孩子们来说,这两大展览是直观感受中国历史文明的绝佳机会,机不可失。
  “大兵马俑展”于9月24日下午举行了开幕仪式。除了主办者之外,日本皇室常陆宫同妃两殿下、中国驻日公使程永华、文部科学大臣河村建夫、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张文、中国驻日大使馆文化参赞赵宝智、自民党干事长安倍晋三、公明党代表神崎武法、学习院大学教授鹤间和幸、日本体操奥运金牌选手米田功等也出席了开幕式。
据了解,本次“大兵马俑”展是为纪念秦始皇兵马俑发掘30周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设立25周年而举办的。 (下转第7版)
  整个展览分为“秦兵马俑”、“秦始皇帝陵园”、“秦的兵器”、“秦的祭器”四部分构成,真实再现了2200年前荣华一世的秦朝的帝王世界。本次展览包括中国国家一级文物“将军俑”,在日本首次公开的“文官俑”和“百戏俑”等珍贵文物,总件数达134件。主办方在展场布置和照明设计等方面颇下工夫,由22具兵马俑组成的群像展览,完整再现了兵马俑地下坑道的发掘原状,让观者身临其境,充分体验置身历史现场的幽深感和肃穆感。此外,还有铜车马等珍贵俑像,包括戈、矛、戟、剑、铍、弓、弩在内的兵器,以及以秦公铸为首的祭器等,种类繁多,美不胜收。
  “大兵马俑”展期由9月25日开始至2005年1月3日。会展期间,还会由专家解析“秦始皇陵”和“兵马俑”的秘密,不可错过。
  而规模更为庞大,出品范围更广的“中国国宝展”,也于9月27日举行了开幕仪式。这一为期两个月的大型展览是继2000年第一届“中国国宝展”之后的第二次来日展览。前一届国宝展曾吸引了39万观众到场观览,盛况空前,给予主办方以巨大信心。本届“中国国宝展”更是大有超越前一次之势。27日下午出席开幕式的主办方代表有东京国立博物馆馆长野崎弘、日中友协会长平山郁夫、朝日新闻社社长箱岛信一、朝日电视台社长广濑道真、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中国驻日大使王毅,日本文化厅次长加茂川幸夫作为嘉宾,也出席了开幕典礼。
  本届“中国国宝展”共展出170件展品,分为“考古学新发现”(70件)和“佛教美术”(100件)两大部分。近年来,中国在考古方面不断有新出土的文物面世。不少重要作品,如新石器时代的玉鸟,战国时代的透雕铜豆等,都是首次出国,并在国宝展上亮相。在“佛教美术”方面,展品分为“佛教传来与受容”、“佛教普及”、“佛教兴盛”和“佛舍利的信仰”四部分,全面展示了从后汉到北宋长达1000多年时间里,中国佛教美术的辉煌历史。其中,来自云南的阿嵯耶观音金身立像,来自浙江的阿弥陀经断简,来自河南的如来三尊立像,来自山西的如来坐像,来自山东的菩萨微笑立像,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既有非凡的历史价值,又有精妙的艺术价值。同前次国宝展一样,本次展览也收罗了来自中国各地博物馆的馆藏珍品,以飨日本观众。
  四年一次的“中国国宝展”,犹如四年一次的“奥运会”,有望在日本掀起持久的中国文明热潮。展览期间,东京国立博物馆还将举办两次大型纪念演讲会,详细讲解中国的佛教美术和考古新发现。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1/8023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