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杜海玲
奥运会,华人以各种形式参加著。旅日华人摄影家周剑生的139幅摄影作品装饰在了奥运村。以拍摄世界遗产而著称的周剑生,“每幅作品都记忆著生命的轨迹,每座遗址都述说著曾经的辉煌。它们跨越了语言和时空,凸现了世界文明发展的悠远与坚韧。古希腊奥运会承传至今,其对生命和自然的崇尚已种植在北京的‘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理念之中。”
近年来,周剑生先生有关世界文化遗产的摄影作品引起了公众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从他的摄影作品中不仅领略了先人们和大自然遗留下来的美轮美奂的杰作,也感受到了周先生穷尽个人之力、遍走世界89个国家和地区的那种坚韧不拔的毅力,其精神令人感佩。周剑生先生曾多次举办有关世界遗产的摄影展览,获得了各界的好评。
精美的作品一幅幅挂在奥运村的大楼里,看上去十分辉煌,但这份辉煌背后,却有艺术家的辛劳和家人的支持,无论在精力上还是经济上。周剑生的妻子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这几个星期没日没夜,为周的奥林匹克村展事情。5月22日都到节骨眼政府才批下来,6月底展品进村。还说是政府行为不让宣传,但费用又是全部自费,还让人活不了!?但这事我得表现大度:大不了砸锅卖铁。话不小心传到老太(注:周剑生的母亲)耳里,一砖劈过来□□好家伙,8万人民币。据说刚有额外收入14万,2万给四川灾区人民,自己留4万,剩下的全给奥运了。大姐姐向应号召给1万,尽显军人本色。周说是老太太病时他带了6万去医院的缘故。我认为老太太是圆爸爸的奥运梦。爸爸晚年就一个盼想,看北京奥运会。结果没等上。”
经过周剑生及其家人的努力,人们在奥运村,可以看到那些动人心弦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