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文凯)由在日华人专家学者、日本和美国专家近20人组成的震后重建技术服务团,将于7月13日-19日访问四川和北京等地,向震灾地区介绍日本和美国的防灾经验、先进的工程技术,为灾后重建出谋划策。
据了解,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日本的华人教授、高级技术人员和工程专家就行动起来,成立了“日本华人四川汶川大地震专家委员会”;同时,日本的五大专业学会也成立了“四川大地震重建技术支援联席会议”,日本文部科学省还拨专款启动了专题研究项目,各省厅组织共同调查团,日本学术振兴会和中国科技部也在商讨举办“中日四川地震论坛”事宜。最近,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等机构及多位国际知名教授也参与共同合作,愿为地震研究及震后重建做一些工作。
为此,在日华人专家联系了日美专家,组建“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技术服务团”,定于7月13日—19日再赴灾区现地考察交流。服务团成员中的在日华人专家有:茨城大学教授吴智深、名城大学教授葛汉斌、构造计划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杨克俭、名古屋工业大学教授张锋、庆应大学教授严网林、株式会社PS三菱主任研究员张建东、日中设计谘询株式会社社长张辉滨,还有日方的东京大学教授小长井一男、名古屋大学教授野田利弘、阪神高速道路株式会社的南庄淳、西岗勉等6人,还有来自美国的6名专家。
专家团将为灾区介绍可提供的资料、技术与服务项目,全面了解和掌握灾区重建及克服隐患性灾害的技术需求,酝酿今后的研究问题,建立交流与服务渠道和机制。专家团已准备了12项可提供的资料、技术和服务项目,将在与灾区现地人员、国内专家和科技部的交流中进一步完善今后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