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于6月17日至19日对朝鲜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应蒙古国政府、沙特阿拉伯王国王储苏尔坦、卡塔尔国王储塔米姆、也门共和国副总统哈迪邀请,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于6月19日至25日对上述四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次亚洲之行是习近平就任国家副主席之后的第一次出访。
有分析指,北京今次派出高层领导人访问朝鲜,是希望朝鲜在核问题上回报中方。朝鲜一直希望中国高层领导人到访,但中国一直很谨慎未出此牌,所以这次习近平出访,是希望取得回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6月17日上午抵达平壤,开始对朝鲜进行正式友好访问。访问期间,习近平在与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副委员长杨亨燮就中朝关系和加强双边交往与合作交换意见时建议:在明年中朝建交60周年之际,举办“中朝友好年”活动。
同时,习近平还提出几点建议:保持高层交往势头,加强政治沟通。进一步密切两党之间的交往。就治国理政和党的建设交流经验。保持在重大问题上的沟通。深化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双赢。积极探讨农业、轻工业、信息产业、科技、物流、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中方支持有实力、有信誉的企业赴朝投资。加强口岸建设,方便人员和物资往来。活跃人文领域交流。中方欢迎朝鲜派团参加今年9月将在中国举办的第十届亚洲艺术节,将继续派高水平艺术团参加朝“四月之春”艺术节。加强多边协调与配合。继续保持在六方会谈、地区对话机制、联合国等多边框架内的协调与配合,更好地维护两国利益。
访问蒙古期间,习近平与蒙方主要领导人会晤。他表示,中方高度重视对蒙关系,愿同蒙方共同努力,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双方各领域交流与合作,推动中蒙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6月21日,习近平到访沙特,在沙特,习近平分别与沙特国王、王储等领导人举行会谈或会见,就双边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广泛、深入交换意见。习近平还和英国首相布朗等各国领导人一起准备参加该国主办的石油国际会议。
这次在吉达举行的会议主要目的是让产油国家和石油消费国家就油价居高不下的问题交换意见。目前在每桶140美元关口徘徊的油价,已经使得许多石油消费国家的经济雪上加霜。
对于油价在去年翻了一番,产油国家说是石油投机者在期货市场哄抬价格的结果。但是石油消费国家则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石油生产国家增加产量应该可以压低石油市场价格。这次的会议也为中国提供了一次辩解的机会。西方石油消费国家时常指责中国为争取石油来源,在国际市场上大手笔抢购,从而抬高了油价。
但是在6月20日宣布提高能源价格的中国则认为西方的指责不公平。中国说,其国内能源消耗大部分是用作生产外销,供应这些指责中国的西方国家市场。产油国家也对西方国家的一些做法和说法感到不满;例如英国首相布朗就打算劝说产油国家在风能、太阳能等等替代能源方面增加投资。但是产油国家认为,这是消费国家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部分产油国家指责消费国家不降低对石油的依赖,反而指责产油国家生产不足。这些产油国家说,这简直是剥夺他们的天然资源。他们也指出,美国本身尚有相当的石油蕴藏,但是美国基于本身战略利益,却并不打算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