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四川唐家山堰塞湖,6月7日上午7时零8分开始通过泄流槽自然泄流。由于存在完全溃坝风险,唐家山堰塞湖下游20多万民众已转移到安全地带。水利部部长陈雷说,虽然泄洪抢险工作已有序展开,但堰塞湖的危险尚未解除。
泄流水量不理想
新华社报道,截至晚上7时,通过导流明渠的水量已由涓涓细流,变成了湍急的浊浪,水量达到每秒近10立方米。
报道说,由于堰塞体右岸人工导流明渠里有一块巨石,对泄流形成一定阻碍,再加上泄流时大量漂浮物会涌入明渠,将影响泄流效果。
6月7日早上,几十台大型施工机械在导流明渠中及周边紧张施工,要把泄流渠加宽加深,而经过官兵们一天的挖掘,在已经开挖的导流明渠左侧不远处,另一条导流渠已经初见雏形。
报道引述在现场指挥施工的武警水电部队政委贾方亮讲话说,根据预定计划,在水流不断冲击现有的导流明渠几天后,两条导流明渠将合二为一,届时整个堰塞湖的泄洪能力将大大提高。
而为了提高泄洪速度,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学院的专家和成都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的官兵,从6月7日下午开始对漂浮物实施精确爆破。
虽然堰塞湖已开始泄流,但是水利部部长陈雷指出,四个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决定了唐家山堰塞湖的风险居高不下。它们是气象因素、堰塞体地质构造尚未完全查清、馀震不断和上游的地质变化迅速。
北川水文站站长饶西平6月7日早则说,虽然泄水流量并不理想,但是泄流槽泄流状况平稳,大坝比较安全。他认为,大坝既不会出现塌方,也不会出现溃坝。
唐家山堰塞湖蓄水量因为超过2亿立方米,严重影响下游100万民众的安全,而备受外界关注。为安全起见,当局已疏散数十万民众。
水利部部长陈雷6月7日说,当局也十分重视坝上人员的安全,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坝上人员的撤离路线已经选好,用于直升机备降的第二个停机坪的位置也已选好。
泄流风险
官方最为担心的是泄流过程中出现部分溃坝甚至完全溃坝,那将使下游刚遭地震灾害的江油、绵阳等人口密集的城市再受洪水冲击。洪水还可能冲断保障四川、重庆石油供应的兰成渝输油管道,使当地救灾工作和经济运转陷入瘫痪。
刚刚恢复通车十多天的宝成铁路也面临唐家山堰塞湖溃坝的威胁。宝成铁路线上涪江大桥地处绵阳,唐家山堰塞湖泄洪时,不仅洪水本身会对桥墩、基础、路基等产生强烈的冲击,来自上游的一些漂浮物也可能撞击桥梁。官方紧急在每个桥墩周围用焊接的钢轨围起了大块石头,桥墩的迎水面上挂满了由钢丝穿起来的废旧轮胎。
中国总理温家宝6月6日下午再度乘直升机飞抵唐家山堰塞湖现场,查看坝体和工程情况。他要求继续按照安全、科学、快速三原则处理堰塞湖风险。
另据中国民政部报告,截至6月6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万9130人遇难,37万4031人受伤,失踪1万7824人,累计受灾人数4616万865人。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总计438亿600万元,实际到账款物405亿6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