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侯蕾)6月1日下午,“日本关西地区各界四川大地震赈灾义演大会”在上海新天地7楼活动大厅举行。来自关西各界各团体的二十几位艺术家、演艺工作者,为关西地区广大在日华人、日本友人奉献了一场精彩感人的艺术盛会。
此次大会是由上海新天地株式会社、中日文化艺术交流协会、西日本华侨华人艺术家协会作为主办者,协同关西各界24团体共同举办的一次大型义演,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大阪总领事馆的大力支持。救灾赈灾,刻不容缓,从5月21日关西支援志愿者协议会上提出构想,到6月1日义演画上完美句号,前后仅用10天时间,这在一般的商业演出上,是根本无法想像的。
四川大震,震动中华,震痛了亿万华夏儿女的心。在巨大灾难面前,人是渺小的,然而,当万众成一心,众志成固城时,人,又是无可战胜的。地震发生后,在救灾中涌现出的无数感人肺腑的故事,和全球华人前所未有的心心相连,每时每刻都在感动著我们的心。这场以众志成城,共渡难关为主题的赈灾义演创下了关西华人各界几个令人动容的“第一”:第一次二十几个团体联合起来创办同一个活动;关西地区第一次为赈灾举行的大型义演;第一次用了仅十天就成功举办的艺术盛会;第一次聚集了如此强大演员阵容的专业演出……而这“第一”的后面昭显的是血浓于水,同舟共济的同胞情。
据此次义演的主办者之一,中日文化艺术交流协会李凡会长介绍,在接到演出邀请后,各位艺术家、演艺工作者全都放下自己的工作和原定计划,牺牲所有业馀时间来为这次义演做准备。沉重的乐器、昂贵的服装、繁琐的道具,都是演员自己准备自己带来,没有一分报酬,却都倾尽全力。李会长说,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召唤的力量,在这场灾难面前,演艺工作者更应一马当先,走上舞台,用艺术这种形式,为赈灾救灾奉献一颗爱心。
义演受付开始后,会场外设置的募捐箱前挤满了前来捐款的观众。其中有从京都风尘仆仆赶来的老华侨,有从神户结伴而来的留学生,还有带著孩子的一家三口,在大阪工作的普通公司职员,收入微薄却心系灾区的研修生。一对华人夫妇因为有事不能观看节目,一大早就来到上海新天地,为此次义演捐出了第一笔善款。
整场演出精彩纷呈,感人至深。台上演员全情投入,台下观众感动不已。有传统器乐演奏、京剧、歌曲、诗朗诵、东方舞蹈……等奉富多彩的节目。
从事文艺工作几十年的老艺术家谢启中,为观众带来了《我的中国心》、《团结就是力量》等男声独唱歌曲,浑厚清亮的嗓音回荡在会场,激情澎湃的“中国心”在观众心里驿动。谢老师表示只要团结一心,什么困难都能战胜,希望能用这歌声的力量激发更多的人奉献爱心,用实际行动支援灾区人民重建家园。
毕业于中央艺术学院的苏曹娟女士,是活跃在关西地区有名的爱心艺术家。看到电视上的灾害报道,无比痛心的苏女士专门自己作词作曲了两首歌曲,并现场演唱。《难忘的那一天》追悼缅怀了5月12日天塌地陷的那一瞬间失去生命的上万生灵;《亿万个爱心》歌颂了在抗灾救灾时涌现的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和那“震动山河”的爱心真情。歌中唱到“真心能使山河变,爱心能灭天地灾”让人动容。
在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梅林将一出中国传统名段《贵妃醉酒》演绎得至善至美,将整场演出推向高潮。在接到这场演出的邀请之前,张老师打算回国,并预订了机票,可是知道了义演的消息,她二话没说立即退了机票开始投入练习。
来自云南彝族的少数民族艺术家李紫君,为大家演唱了《我爱你中国》,《祝福祖国》等歌曲,抒情的女高音唱进了观众的心里,在场观众心潮澎湃。曾亲身经历过阪神大震灾的李女士对地震的恐怖和灾后重建的艰辛有著更深刻的体会。她说无法直接去灾情第一线,就在这里用实际行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此次晚会还有一个感人至深的亮点,是来自“关西障害者交际交流协会”的障害者代表演唱的《爱的奉献》,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响彻会场时,观众情不自禁地打起拍子,随声合唱起来。随后演出的配乐诗朗诵《孩子快抓住妈妈的手》,令全场观众动容不已,泪水溢满眼眶。接下来主持人李凡饱含深情的诗朗诵《让我的热泪尽情地流》,深沉激昂,掀起晚会又一个高潮。
还值得一提的是大阪正道食品株式会社为只持本次义演,特意在上海新天地门口进行麻花义卖,所得收入全部捐献灾区。很多过往的华人、日本友人拿出千元、五千元、甚至一万元的纸币来购买100日元的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