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宏)由日本经济新闻社主办的“第14届国际交流会议——亚洲的未来”论坛,5月22日-23日在东京召开。鉴于中国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以及缅甸遭遇强热带风暴,各国与会者对此表示了高度关注。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在论坛上首次倡议,构建亚洲共同防灾体系,以便在发生大灾害或传染病时能共商对策。
5月22日,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在“亚洲的未来”论坛上发表了题为《让太平洋成为“内海”》的演讲,提出亚洲发展“五项承诺”的日本外交新理念,日本媒体普遍称之为“新福田主义”综合亚洲外交政策。福田还呼吁亚洲各国携起手来,共同构建防灾体系。
福田首相首次在公开场合评价了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不久前对日本进行的国事访问。他表示,胡锦涛主席对日本进行了友好访问,两国巩固了战略互惠关系,这次访问将成为两国关系的新出发点。尤其是日中两国关系第一次被放在世界的框架内来规划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正在成为一个大国,日本政府对此将继续予以协力。为了亚洲的未来,日中两国不这样合作不行。
福田首相在演讲中提出了日本对亚洲发展的“五项承诺”:1、坚决支持实现东盟共同体;2、强化日美同盟;3、作为和平合作国家而竭尽全力,尽早构建亚洲共同防灾体系;4、强化人员和智慧交流;5、应对气候变化。
福田首相在演讲中还强调,最近发生的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和缅甸风灾给两国人民带来了沉痛灾难。亚洲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为了共同面对灾害,各国需要携起手来共同构建一个亚洲共同防灾体系。福田首相说,我们需要互通灾害信息,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开展相互支援。无论是物质还是人员支援,作为邻国,都是十分需要的一种互助。
福田首相向在座的各国领导人保证,日本政府将把建立亚洲共同防灾体系作为一项承诺来实施,将尽最大努力与各国开展合作。他说,日本有展开“防灾合作外交”的愿望,为协助遇到天灾的亚洲国家渡过天灾难关,将借用对外经援的预算来提供援助。
出席“亚洲的未来”论坛的有老挝国家主席朱马利、泰国副总理素威、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和许多国家的政府部长。泰国副总理素威在演讲中表示,亚洲发展现在面临两个挑战。第一个挑战是2004年印度洋发生的大规模海啸及最近中国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缅甸遭遇强热带风暴等自然灾害。这些灾害都在亚洲发生,有几万甚至十几万人的生命被剥夺。现在已经到了构建亚洲共同防灾体系的时期了,这样在救灾活动时可以共享救灾资源及器材。第二个挑战是能源安全保障。为了维持地域的竞争力,开发能代替石油的能源还需要更加进一步的努力。
5月23日,在有关“东亚政治形势”的讨论会上,日中美等与会者针对如何应对自然灾害、能源、粮食问题等的危机管理,纷纷表示应该在地域内建立安全保障体系。日本前外务省外务审议官、日本国际交流中心的田中均在讨论中指出,大家都看到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只有在一定的规则下,利用飞机援助等那些可以在紧急状态下发挥救援能力,才可以使恶劣事态得以缓和和改变。在亚洲区域内,“采取具体共同行动的时代已经到来”。自民党原干事长中川秀直表示,日中印利益共享的战略互惠关系非常重要,在自然灾害对策面前携手合作也非常重要,相互之间应该立刻对对方开展人道援助。日中、印度、东盟将进入上升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