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消息(记者 张石)在这次四川震灾中,由于日本派遣救援队和捐款等的一系列积极、迅速而广泛的支援活动,中国人的对日感情大大改善。上海新秦信息谘询有限公司旗下的“新秦调查”的一项调查显示∶地震后,在回答“你对日本的感情变化了吗?比如说在对日本的亲近感和友好感情这方面”这个问题时,回答“变得非常好了”的有11.3%,回答“某种程度变好了”的为62.5%。
回答“本来就抱有好感,没有多大变化”的人为8.5%,回答“本来就抱有好感,一点儿也没有变”的是1.3%。
回答“好感度上升了”的人为73.8%,加上原来就具有好感的人,对日本持有好感的人达83.6%。
2004年,“新秦调查”的一项类似的调查则显示,回答对日本持有强烈好感的中国人仅为3.0%,回答有好感的仅为12%。
2004年10月,可称为中国政府“脑库”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发表了一份中国人对日感情的调查,日本所的问题为“你现在对日本是否抱有亲近感”,回答“非常亲近”和“比较亲近”的仅占6.3%,由上一次调查的5.9%微升至6.3%;而感到“很不亲近”和“不亲近”者却由43.3%猛增至53.6%。
中国发生这种对日感情变化的原因大约有三:1、反应迅速。福田康夫首相在12日黄昏,就通过北京的日本大使馆转告胡锦涛国家主席、温家宝总理,表示如果中国政府需要,日本政府将马上派遣国际紧急援助队并提供紧急物资援助。
2、行动广泛。从企业到商店一直到47个都道府县,都展开了支援活动。送至中国大使馆的义援金已达5亿6000万,并捐助帐篷、医疗用品等救灾物资6批,价值5200多万日元。
3、日本救援队在中国表现出色,感动了中国人。据《光明日报》报道:5月17日中午,来自日本的两批救援队员在青川会合,开始向北川县挺进。夜里11时抵达北川中学时,下起了瓢泼大雨。此时上游堰塞湖水位攀升,存在溃堤的风险;馀震不断,松动的山体随时可能发生滑坡。尽管中方人员一再表示出于安全考虑,等天亮后再进行搜救,但日方救援队还是决定带著电动机和生命探测仪冒雨进入北川中学现场进行勘测,并连夜绘制现场结构图,确定搜救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