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粮署称,粮食价格上涨犹如“无声的海啸”席卷全球
联合国世界粮食署执行干事乔塞特.希兰4月22日说,粮食价格上涨犹如一场“无声的海啸”,正席卷全球,迫使超过1亿人口“退回”到挨饿困境。
欠发达地区受害最重
英国首相戈登.布朗4月22日在伦敦唐宁街首相府主持“粮食峰会”,与来自联合国、非洲和欧盟的官员、专家及食品生产商等共商如何应对全球粮食危机。
世粮署执行干事希兰在发言中说,去年下半年以来,食品原料成本飞涨、燃料价格上升、不可预知的天气等因素,导致全球遭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首次大范围粮食危机。世粮署面临其45年历史上最大挑战。她说:“这是一场无声的海啸,没有边际——大多数人甚至不清楚是什么突然吞噬了他们。”
希兰说,这场“海啸”使全球新增大约1亿“饥民”,对全球2000多万名贫困儿童构成的威胁尤其巨大。世界粮食署驻伦敦发言人格雷格.巴罗指出,欠发达地区居民收入的80%用于购买粮食,他们是这场“无声海啸”的主要受害者。
布朗承诺援助6000万美元
面对粮价上涨挑战,希兰在“粮食峰会”上呼吁各国政府、联合国机构、非政府组织等多方合作,像当年在印度洋海啸后联手救灾那样,采取“大规模、高级别”行动,寻求综合解决之道。
根据世粮署网站公布的资料,世粮署计划与合作夥伴从三方面应对“无声海啸”:短期紧急筹集足够资金,保障粮食援助行动顺利开展;中期利用后勤能力支援救援物资输送网络发展,实现平均每小时30艘船、5000辆车和70架飞机通过海、陆、空交通为受灾地区运送粮食;长期支持各国政府实施改革,为农业发展项目提供技术和建议。
英国首相布朗22日承诺为世粮署提供3000万英镑(约合6000万美元),帮助其在这轮粮价上涨“重灾区”——津巴布韦、索马里和肯尼亚开展救援。
发达国家居民“少吃点肉”
“粮食峰会”当天,英首相布朗在政府网站上发表文章说,粮食价格问题不仅影响著欠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也受到波及,“毫不奇怪,英国人也眼看著他们的购物成本每周都在上升”。
英国环境专家亚历克斯.埃文斯提出,曾经备受争议的转基因食品未来或许应该再度得到关注,进入消费领域。
一些专家建议,可以考虑让“粮食定量供应卡”重返历史舞台,作为控制粮食浪费的方法之一。
英国反对党领袖戴维.卡梅龙和分析人士曾说,西方国家居民消耗和浪费的食物太多,他们有必要“少吃点肉”。还有一些专家则认为,为避免总体浪费,是时候“与商场降价促销行为和超市赠品说再见了”。
新闻链接
日本陷食品危机
日本目前已经滑入食品危机的深渊。根据日本政府的一份调查,80%的日本人对食品供应前景感到担忧。4月中旬,日本政府发现已提前两个月耗尽总额2300亿日元(23.7亿美元)的粮食预算,不得不动用550亿日元的粮食储备金。据悉,这是日本政府自二战以来首次采取这样激烈的手段。
巴西限制大米出口
巴西农业部长斯特凡内斯4月23日宣布,为保证国内市场供给并控制粮食价格,巴西政府决定停止从国家粮库出口大米,并要求私人企业也停止大米出口。
巴西实用经济研究中心的统计数字显示,巴西市场50公斤装大米的收购价在最近一个月内上涨41%。巴西国家粮库现有大米160万吨,平均每年出口大米8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