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18日早盘跌破发行价16.7元,成为继中国太保、中海集运和中煤能源后第四只破发个股,破发兵团再添重磅新丁。中石油A股破发同时也意味著其A股流通股东全线被套,如果以历史追高的48.62元计算,目前其股东亏损最多可能至67%。
数据显示,中石油总市值约占沪市1/5左右,也就是说上海市场剩馀上市公司总市值仅相当于4个中石油。从中石油上市后的走势来看,下探寻底的过程一直在持续。无奈人气的低迷始终无法有效重聚多头信心,股价18日盘中突然被沽低,跌至5.04%至16.02元,A股IPO发行价终失守,破发后更大幅引发恐慌盘杀跌。
“去年两家公司的炼油业务就在亏损,又加上今年一季度的原油价格平均在105美元/桶左右,两家公司今年一季度如果估算下来估计每股收益0.1元/股都不到。”市场人士在谈到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一季报时,表示并不乐观。他指出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一季报出来应该会很差,他甚至用了“很可怕”一词来形容这两位石化双熊的一季报。
那么,16.70元的发行价会否成为中石油的底部?
对此,招商证券在最新一期研究报告中表示,国内两大石化巨头受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影响,炼油业务出现亏损,而发改委对于成品油价格调整时间比较晚,业绩不甚理想,调低中石油今后两年的每股收益为0.88元和0.95元,判断该股的合理价值在17.5元。
摩根大通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龚方雄最近在中美金融高峰对话上表示,目前中石油港股的价格约为10港元,按比价效应推算,A股的价格在16元之上显然是贵了。
国信证券分析师李晨最近预测说,中石油今年一季度将出现200亿元以上亏损,因此摊薄一季度业绩至每股0.12元-0.14元,其合理的估值区间应该在16元-20元。而一位长期看好石化股的基金经理表示,中石油即使跌到15元,他也不会考虑参与。
但南方一家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表示,中石油屡屡“破发”失败并没有证据显示是基金在护盘。他认为,从常理上说,一只股票的发行价确实有比较大的信心支撑;从长期估值来说,中石油经过2/3幅度的下跌,股价已经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如果产品价格体系理顺,中石油的盈利能力还是可以的。
【链接】
中国石油破发意味著什么?
第一:中国石油破发意味著过高发行让市场付出沉重代价。从目前看,大盘整体下跌空间已经超过48%,市场最大的压力就是以中石油为首的中字号大盘权重股过高定位引起的价值体系的崩溃,中石油从48元一路跌来,惨痛教训极其深刻,这当中有中小投资者的无知追高;有无良舆论的恶性蛊惑;有发审委的不负责等等。无独有偶,16日,变著戏法以0.10元发行的紫金矿业,看起来很便宜的假象背后,是它的实际发行价格达到71元!这很可能成为中石油第二!
第二:中国石油破发意味著价值投资来不得弄虚作假。从中石油上市后,很多舆论认为它是中国股市价值投资的旗帜,事实说明这是错误的,中国石油从股本结构,从市场发行价格,从A和H股的比价关系,包括政府对其采取的价格干预体系,都说明,它充当A股市场价值第一股的不现实。中石油在美国市场的慷慨分红和在A股市场的吝啬行为是冰火不同两重天,从一定程度上讲,这是对价值投资的诋毁,而绝对不是促进!
第三:中国石油破发意味著A股市场力量的伟大。从最近一个时期看,围绕在中石油破不破发的争论,显然已经超过它破发的本身含义。“如果说,中国石油的破发会让某些人失去面子,那么,我们不要这张虚伪的面子为好。”不管这些机构,这些实体有多大的资金和其他优势,但是,在市场面前,它们不得不输。一切不尊重市场的非理性行为都将被摧毁!藐视市场力量者必然被市场所教训。
中石油和中石化的2008年一季度财务报表即将公布,市场普遍预期不佳,这其实很自然,因为,面对国际石油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这些上市公司的成本因为受到政府价格干预而将可能出现滑坡,我们对其保持规避是必要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中石油的关注价值依然存在。毕竟,作为亚洲第一赚钱公司的桂冠不是那样容易混到手的,当其继续回落整理,达到安全边际,并随著基本面和政策面的情况好转,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对其保持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