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内阁府4月12日公布了“社会意识民意调查”结果。调查显示,在“日本朝不好方向发展”的选项中(可多选),选择“物价”和“粮食”的人分别占42.3%和40.9%,均较去年1月进行的上次调查大幅增加约2倍,创1998年设立该问题后的历史新高。“经济”排名首位,达43.4%,较上次调查增加22.3个百分点。
内阁府分析认为,“可能是因为原油及粮食价格上涨对国民生活造成了影响。相继发生的食品造假及中国产饺子中毒事件也起到负面作用”,导致国民对“食品价格上涨”及“食品安全”持担忧态度。
另一方面,在“朝好方向发展”的选项中,“科学技术”上升1.5个百分点达21.2%,连续2年排名第一,其次为“通信运输”及“国际化”。2006年以前排名第一的“医疗福利”曾在2005年达到27.2%,但之后持续下跌,此次仅以15.1%位列第四。
此外,在“爱国心是否很强”的选项中,选择“非常强”和“较强”的共占57%,上升了4.9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相反选择“非常弱”及“较弱”的共计7%,下降了2.7个百分点。
在“引以为豪的日本事物”中,选择“悠久历史和传统”的占48.1%,上升了4.5个百分点,名列第一,其次是“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优秀的文化艺术”。
此次调查是今年2月针对1万名成年人实施的,共收到5494份有效答卷。
物价指数同比上升
日本银行(央行)4月11日公布的2007年度国内企业物价指数快报值(以2005年平均值为基准值100)为104.9,较上一年度上升了2.2%,连续4年呈同比增长。原油、钢铁等原材料价格的持续高涨推动了整体水平向上,增幅也比上年度上升了0.1个百分点。
同时,这一增幅也是1989年消费税实施当年增长2.6%之后的峰值。如果剔除消费税的影响,该数值则将是1980年遭遇第二次石油危机所造成的上升12.5%以来的峰值。
从商品类别来看,在原油价格高涨的大环境下,石油煤炭与化学产品分别上涨了13.0%和4.3%。此外,新兴国家需求增长的钢铁以及有色金属增长了7.4%与5.6%。
中国学生食品安全意识高
日本青少年研究所(位于东京)在日美中韩四国进行调查后发现,日本高中生在购买食品时的安全意识较低。四个国家中安全意识最高的是中国学生,据分析,这可能是受到残留农药等国内食品问题严峻的影响所致。
去年10至11月,研究所对4个国家的76所公私立高中约54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针对是否“在购买食品时确认其安全性”的提问,回答“完全是这样”的日本高中生最少,仅为13%,而中国是其3倍以上的42%。韩国为20%、美国为18%。
回答“购买食品时曾担心其安全性”的中国学生也属最多为74%,其次是韩国的64%,日本的60%,美国的53%。认为“自己常买对健康有益的无农药食品”的学生,中国为76%,韩国为45%,美国为38%,日本则为34%。
该研究所的中国籍研究员胡霞分析称,“虽然发生了多起有关食品安全的事件,但日本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仍然较低”,另一方面她也指出,“中国目前存在农药及食品加工厂的卫生管理问题,因此许多家庭都教育孩子要学会判断食品的安全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