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项妙趣横生的国际赛事──2004年国际“背妻大赛”在芬兰顺利落幕,一对年轻的爱沙尼亚选手以65.3秒的成绩率先冲线,勇夺桂冠。
据悉,2004年国际“背妻大赛”在芬兰小镇松卡加拉维举行,共有来自加拿大、英国、爱尔兰、丹麦、爱沙尼亚和芬兰等国的多对选手参加,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大约7000名观众观看。
该项国际赛事已举办了13次,但并未硬性规定参赛者一定是合法夫妻,只要是一男一女组合就可参加。但为公平起见,大赛组委会近年来增加了一项特别规定,要求“娇妻”的体重不得低于49公斤的最低标准,如果体重不足则用沙袋来补齐;“妻子”的年龄也不能低于17岁。
这项比赛要求男选手必须抱着女选手跑上830英尺(约合253米),谁先跑完就获得胜利。在奔跑过程中,男选手可以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带着他们的搭档完成比赛,背、扛、抱着“妻子”都可以,但“妻子”的双脚不能碰到地面。不过,这中间还要克服一系列的困难──崎岖不平的赛道、一个10米长齐腰深的水池和2道木头栅栏,然后才能抵达终点。
最后,20岁的男选手马迪斯.乌索格和19岁的女选手因加.克劳索以65.3秒的成绩成功“闯”过了重重障碍,抵达了终点。这对年轻人都来自爱沙尼亚,上届冠军也是爱沙尼亚选手。该国选手之所以屡屡在这一赛事上获得佳绩,是因为他们采用了独特而经典的“爱沙尼亚式背妻法”,即“妻子”头下脚上地倒挂在“丈夫”肩头,双手抱住“丈夫”的腰,这样“丈夫”就可以腾出双手,大幅度摆动助跑。
另外,该项赛事的冠军奖品也与众不同,不是丰厚的奖金,而是一大桶重量相当于“太太”体重的啤酒。另外,还可以享受一次由芬兰当地公司提供的桑拿浴。
据悉,2004年国际“背妻大赛”在芬兰小镇松卡加拉维举行,共有来自加拿大、英国、爱尔兰、丹麦、爱沙尼亚和芬兰等国的多对选手参加,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大约7000名观众观看。
该项国际赛事已举办了13次,但并未硬性规定参赛者一定是合法夫妻,只要是一男一女组合就可参加。但为公平起见,大赛组委会近年来增加了一项特别规定,要求“娇妻”的体重不得低于49公斤的最低标准,如果体重不足则用沙袋来补齐;“妻子”的年龄也不能低于17岁。
这项比赛要求男选手必须抱着女选手跑上830英尺(约合253米),谁先跑完就获得胜利。在奔跑过程中,男选手可以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带着他们的搭档完成比赛,背、扛、抱着“妻子”都可以,但“妻子”的双脚不能碰到地面。不过,这中间还要克服一系列的困难──崎岖不平的赛道、一个10米长齐腰深的水池和2道木头栅栏,然后才能抵达终点。
最后,20岁的男选手马迪斯.乌索格和19岁的女选手因加.克劳索以65.3秒的成绩成功“闯”过了重重障碍,抵达了终点。这对年轻人都来自爱沙尼亚,上届冠军也是爱沙尼亚选手。该国选手之所以屡屡在这一赛事上获得佳绩,是因为他们采用了独特而经典的“爱沙尼亚式背妻法”,即“妻子”头下脚上地倒挂在“丈夫”肩头,双手抱住“丈夫”的腰,这样“丈夫”就可以腾出双手,大幅度摆动助跑。
另外,该项赛事的冠军奖品也与众不同,不是丰厚的奖金,而是一大桶重量相当于“太太”体重的啤酒。另外,还可以享受一次由芬兰当地公司提供的桑拿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