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止中国内蒙古草原沙漠化,3月3日,一台名为《永远的草原》义演音乐会在东京艺术剧场上演,演出收入将全部用于内蒙古科尔沁草原植树造林。在众多中日明星中,旅日蒙古族歌手敖德波乐演唱的原汁原味的内蒙民歌,赢得了现场观众长时间的热烈掌声。她表示,身为海外华人能够为保护自己的家乡出力,感到万分高兴。敖德波乐出生在内蒙古科尔沁大草原,在牧民的牧歌声中长大的她,从小便显露出过人的音乐才能。敖德波乐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美声专业,师从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金铁林教授,曾经是内蒙古军区文工团的一名独唱演员。
敖德波乐的日本籍丈夫毕业于著名的东京大学,是一名内蒙文化研究专家。1992年,婚后的敖德波乐经过几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放弃了此前的一切荣耀,跟随丈夫来到日本从零开始,成为一名职业歌手。
最初的一段时间里,敖德波乐一度演唱自己专业所学的西洋美声歌曲。但许多日本观众得知她来自内蒙草原,都表示希望听到当地的民歌。没想到敖德波乐演唱后日本观众的反响出奇的好。
敖德波乐表示,许多日本歌手都是从小学习音乐,而自己由于客观条件所限,直到15、6岁进入艺术学校后才平生第一次见到了钢琴。与他们相比,自己所接受的专业音乐教育无疑晚了许多。但是本民族的东西已经融化在了血液中,这才是自己歌唱事业的源泉。此后敖德波乐逐渐从美声唱法转变为民族唱法,成为日本极少的专业中国内蒙民歌演唱者。
在内蒙草原上流传著许多脍炙人口、历史悠久的民歌,有些歌曲作者的名字已经无从考证,也有一些民歌是牧民在生产生活中集体创作的。例如,草原上刚刚出生的小骆驼要吃奶时,没有经验的母骆驼经常会用脚踢小骆驼。此时主人就会请来马头琴演奏师或者歌手演奏演唱民歌。母骆驼听了甚至会流下眼泪,之后便温顺地让孩子吃奶。还有主妇口中的摇篮曲等等。敖德波乐表示,随著当代音乐的大范围流行,现在喜爱演唱传统民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民族文化的精髓之一的内蒙民歌面临著失传的危险,她觉得十分可惜。
在近十年的时间里,敖德波乐每年都要数次回到内蒙古,拜访当地有成就的音乐理论家、历史研究家等,对内蒙民歌进行搜集整理工作。她表示,作为民族歌手自己有责任抢救这些文化遗产,将它们搬到舞台上。
与普通音乐会不同,敖德波乐的音乐会上总是会看到许多来自日本各大学府以及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他们当中的许多人不仅是来欣赏她的歌声,更是通过民歌来研究内蒙文化的。
来日后的敖德波乐从1995年开始,不计报酬地致力于各种社会公益演出,参加为内蒙植树造林、为家乡残疾儿童以及蒙古民族文化基金募捐等各种义演不计其数。她表示,在一些日本人的印象中,中国人来到日本依旧是为了在发达国家淘金。她希望用行动努力传达一种信息,中国人并不一定是为了钱来到日本,他们也会执著于自己的社会责任,奉献自己的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