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滨市)单 琳
孩子毕竟是孩子,做到一半贝贝停了下来,望著正沉迷在游戏中的真澄说:“我想和真澄玩游戏机。”
“要玩就快点把作业做完。”正巧,贝贝的妈妈走了进来。
于是,做完了算术,做语文,贝贝以惊人的速度(主要是令我们惊讶)做完了作业。
我正要为她欢呼,总算可以跟真澄玩啦,贝贝妈妈走了过来:
“还没完呢,你看,还有听算,还有复习,还有预习。”
天哪,哪里有玩(完)的时间啊。只见贝贝妈妈拿出一个称为“复读机”的东西,说了声:“准备好了吗?开始。”按下按键,复读机开始出题:12+9,7+19,27+5……没有想一想算一算的馀地,贝贝几乎是即时反应,在纸上准确地写下答案。说实话,没有100%的专心和集中,绝对跟不上它的速度。
转眼,吃晚饭的时间到了,贝贝还有复习和预习没完成,妈妈说:“剩下的晚上回家再做吧。”回家……还要再做?国内的孩子负担太重了。贝贝妈妈说:“每天都这样,我们每天要陪读到晚上9、10点。”
“没有作业少一点的时候吗?”我问。
“有啊,偶尔会减少一点作业,但老师要求这减少的部分由我们家长来出题给孩子做,第二天要与其它作业一起交给老师。学校把作业布置到我们的头上来了,我们下班后还得动脑筋给她出题。结果孩子非但没减轻负担,反而增加了我们大人的负担。”
孩子每天被大量的家庭作业包围,即使不来自学校也要来自家长。贝贝爱玩,尤其想跟远道而来的真澄玩。可她没有时间,妈妈在一边不停地催她,作业没完没了。
一个周末,我们去贝贝家做客,心想周末的贝贝应该可以放假了吧。谁知,进门没有10分钟,贝贝的爸爸就催她了:“贝贝,你的作业还没做完呢,快去做啊,做完了可以跟真澄玩啊。”贝贝向真澄投去羡慕的眼神,彷佛在说:“怎么真澄这么开心,不用做作业,每天可以玩?”
终于,贝贝做完作业走出房间,两颗小脑袋凑在一起兴致勃勃地玩起了DS,房间里洋溢著真澄和贝贝快乐的笑声。
贝贝妈妈告诉我们:“贝贝很想要游戏机,我们答应给她买,但有一个条件,她要用学习成绩积点数来换,积到500点就给她买。”
“哦?”我露出好奇心。
她转向女儿:“贝贝,你考一个100分的话,就可以一下子积200点,如果语文算术都考100分的话,不就是400点了吗?积满500点就给你买DS游戏机。”
我很想顺著他们设定的目标给孩子一点不痛不痒的鼓励:“加油,争取考100分噢。”但我说不出口。记得自己刚上学的时候,为了讨父母欢心,每次考试都憋足了劲儿想让考卷上没有一个“红叉”出现。但事与愿违,几乎没有一次不是这就是那地出点小纰漏,每次家长会上老师都要“告状”说我粗心。长大后我才明白,那不是粗心,越是想得到圆满的结果,自己的心理压力也就越大,小小的孩子还没有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
“是不是把标准降低一点,离目标太远的话容易失去信心。”我们建议道。
我把目光投向显然竖著耳朵在听我们说话的贝贝,小小的脸上写满了漠然,既没有被游戏机诱惑得兴奋不已,也没有对妈妈的严厉条件表示不满,更没有对我们给她求情露出一丝感动,一副与年龄不符的“不屑跟你们多说”的表情一览无馀。
临走前,我揽著贝贝,用只有她可以听得见的声音对她说:“考不到100分也没关系,只要自己努力了就行了。等我们下次回来,贝贝一定已经得到游戏机了。到时候你和真澄用游戏机对战吧。”
贝贝的眼睛闪亮起来,那表情分明在憧憬著与真澄下一次的相会。
真澄和贝贝,一对生长在异国的表兄妹小学生,有著酷爱玩耍的相通天性,却背负著轻重不一的学习责任。记得他们更小一点的时候,因为真澄的笨手笨脚与贝贝的灵巧聪慧形成鲜明的对照,奶奶常说:“他们两个加一加再除以二就好了。”我真希望国内孩子的学习负担也能跟日本孩子的加一加再除以二,让国内孩子有再多一点儿玩耍的时间,而让日本孩子有再多一点儿学习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