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石)去年10月26日,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三年一度)在北京揭晓。日本文学翻译研究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许金龙教授翻译的《别了,我的书!》(大江健三郎著)获优秀文学翻译奖。据介绍,这是包括日本文学在内的东方文学首次入选鲁迅文学奖,而在今年12月7日,此书的原作者、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大江健三郎将他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得到的一支白利金金笔赠送给许金龙,鼓励他在日本文学翻译方面所做的贡献。
许金龙是一位资深日本文学研究家和翻译家,早在二十年前就获得过一项日本文学翻译奖,最近几年他对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大江健三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翻译了《愁容童子》、《两百年的孩子》、《别了,我的书!》等多部长篇小说,以及“我在暧昧的日本”、“北京演讲2000”、“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等一批演讲稿。2006年春天,为了迎接大江第5次访华,许金龙在翻译大江当时的最新长篇小说《别了,我的书!》的过程中,突然失音说不出话来,医院检查后怀疑其咽喉部的肿瘤为恶性,让他立即住院治疗。为了使《别了,我的书!》能赶在大江9月访华之前面世,许金龙在住院期间仍然坚持翻译工作,前来探视的朋友们见此状纷纷劝他以养病为主,还要拿走他的字典和工具书等,许金龙则认为,如果自己患的真是癌症,这个工作就是最后的工作,更是要赶在大江先生来华前将这个工作做完。
后来医院为许金龙做了四个多小时的手术,切片检查结果证明并非恶性肿瘤,这使许金龙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翻译之中。手术刚刚结束,嗓子还在流血的时候,他就开始挑灯夜战。
这样,这部翻译作品终于在2006年9月初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许金龙病经过治疗也痊愈出院。2007年10月26日,许金龙又意外地接到了一个喜讯,就是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在北京揭晓,他荣获了这个奖项中的优秀文学翻译奖。
鲁迅文学奖是以中国新文化运动旗手鲁迅先生命名的,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
2007年11月中旬,在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的安排下,许金龙来到日本东京大学担任客座研究员,继续从事大江文学的研究工作。去年12月7日,大江健三郎邀请他到位于成城的家里做客,叙谈间拿出一支金笔要送给许金龙,在座的大江健三郎的著作权代理人酒井健美告诉许金龙,这不是一支普通的钢笔,是大江先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得到的。诺贝尔奖除了奖金和证书外,还赠送获奖者一支金笔,这支金笔是德国知名品牌文具用品(Pelikan)供应商白利金公司制作的。白利金始创于1838年并享誉欧洲,这个公司每年为诺贝尔奖获者制作金笔。此笔可以说是艺术精品,仅镀有白金的笔套上面的艺术雕刻就要一个大师级雕刻家工作三个月。大江对许金龙说,我用这支笔写了很多作品,包括你所翻译并获奖的《别了,我的书!》。
在说到自己得知《别了,我的书!》中译本获得鲁迅文学奖的原委时,大江说,11月初,他乘坐新干线前往大阪,是去为《冲绳札记》的官司出庭作证,这也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因为打官司而走进法庭。在列车上他感到比较疲劳,却突然在车厢里的滚动新闻中看到《别了,我的书!》获得鲁迅文学奖优秀翻译奖的消息,这使他感到十分振奋,因为他从12岁就开始阅读鲁迅的作品,现在也一直在阅读,非常尊敬这位作家。当他走进法庭后,他觉得有一股力量在鼓舞著他去战斗。许金龙对《中文导报》记者说,大江先生把这支笔是送给我,当然是对我获奖的一种鼓励,但更是包含著大江先生对鲁迅的深深敬意以及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