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让“剔透”成为东方美的代名词 / ──观王侠军的玻璃艺术世界 /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日期: 04年06月3期
  台湾玻璃艺术大师王侠军作品展於6月8日至13日在东京上野森美术馆举办。这个题为“风光.琉园 王侠军现代玻璃艺术展”共展出44件作品,分为“ 喜跃”、“ 器魂”、“ 佛像”、“ 风光”和中小件几大部分,展现了以台湾为源头的东方现代玻璃艺术的最高成就。
  王侠军於1987年访美,受到欧美现代玻璃艺术运动的感召,在美国学习玻璃艺术创作。1988年,王侠军回台湾创办第一家玻璃工作室,带动华人世界的现代玻璃艺术走进新天地。王侠军的玻璃艺术作品以现代技法铸造传统材质,以西方艺术表现东方精神,曾被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美国考宁库玻璃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罗伯特博物馆、日本飞马单 高山美术馆等多处收藏。王侠军还发起成立“ 中华玻璃艺术协会”,创办了国际玻璃艺术舞台上唯一的华人品牌“琉园”(TITTOT),本人成为现代东洋玻璃艺术的启蒙者和领路人。
  6月10日,正在日本参加会议的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李远哲慕名前来观览了王侠军的玻璃艺术展览。两位科学和艺术大师进行了有益的对话。王侠军在接受采访时认为:科学家从精准开始,最后进入浪漫的天马行空境界;艺术家则把浪漫的想像最后落实为精准的表现手段和工艺,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王侠军介绍说,最近几年,玻璃艺术在两岸三地的中华世界风起云涌,大陆院校已有7、8家推出玻璃艺术课。玻璃,中国古已有之,称为水玉、老冰、琉璃、玻璃等,材质有十几万种。现代玻璃艺术,就是用新观念来处理老材料。尤其是中国人做玻璃艺术,要做出自己的风格、规模、气象,不能满足於抄袭,更要防止玻璃艺术的粗俗化、旅游化、市侩化。为此,王侠军长年推动玻璃艺术发展,希望吸引更多的艺术家而不是工匠来参与制作。王侠军的玻璃艺术作品,意在多方面开发玻璃制品的生活价值,同时融入艺术家个人的审美经验,体现中国的感觉、氛围和美感。同样是烧铸,陶瓷制品由冷到热,玻璃制品由热到冷。玻璃艺术涵盖了陶艺的许多品质,更有独特的光感效应。玻璃艺术品通过特有的角度、细腻度,把东方的委婉表现得非常柔和到位,更可以把5000年的历史的质感沉淀下来,与文化展开互动。
  王侠军在台湾的玻璃工作室起名“ 琉园”,作为文化产业和传统工艺的象徵,已於2003年首次公开上市。王侠军说,西文用Beautiful来指称“美丽”、“琉园”的英文名字叫“ Tittot”(剔透)──剔透,是玻璃艺术去污澄清,呈现完美的极致。王侠军希望有朝一日全世界能用“ Tittot”(剔透)来指称“东方美”。
  本次日本展览,是王侠军将於7月22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 风光”个展的海外预展。王侠军的“ 风光”系列,用玻璃来表现太湖石的“ 瘦、皱、透、漏”,表现崖石的“ 幽、秀、险、雄”,表现风云的“ 阴、扬、曲、直”,前后制作长达3年。王侠军指出,生命的过程本来就是曲曲折折,风云的每一个转折就是一种柳暗花明,代表著新的可能性。玻璃艺术就是要把一个娇弱的盆栽变成一个隽永的存在,制造出精妙一品,在“理、气、趣”三方面表现出对生命的自信,充满希望和力量。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7/6331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