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16日宣布,从1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上调之后,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将达到15%的水平,创22年的新高。
这是今年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去年央行共10次上调该比率。央行16日解释称,本次上调是为了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继续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解释称,多种因素促成央行本次的调控:银行此前购买的大量央行票据将于本月到期并释放出资金,通货膨胀压力依然存在,去年被压制的信贷需求也可能在今年初反弹。
由于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已经成为常态,专家称本次上调在市场的意料之中,不会对金融市场和股市造成冲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研究员易宪容认为,在货币政策从紧的大背景下,存款准备金已经成为常规的调控工具,况且0.5个百分点的幅度也不大,不会发生多大的影响。在存款准备金率去年的10次上调中,前9次上调幅度均为0.5个百分点,第10次则为1个百分点,本次又回到通常0.5个百分点的幅度。
链接一:A股市场告别独善其身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及美股继续下滑,使得17日的A股市场再度下跌。而且,沪深两市指数的跌幅一度明显大于16日,跌幅最大时双双接近5%,上证指数收盘还“失守”半年线,更明显地表现出恐慌性下跌的特徵。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股市的影响显而易见,只是去年以来的大多有惊无险,使投资者习惯于看到市场不跌反涨,期望利空出尽便是利好。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消息公布,仍有不少媒体预计大盘会低开高走。可如今市场的牛气已不及去年,短期“内外交困”的烦恼并未消除。一方面,今年一季度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接近1.8万亿元,其中仅1月份的资金到期量就达1.1万亿元,不少市场人士预计,央行在加大央票发行的同时,可能选择在合适的时间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短期内,央行宣布加息也不足为奇。另一方面,花旗巨亏带来的全球股市震荡尚有“馀温”。16日的美国股市继续下跌,道琼斯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分别下跌0.28%和0.95%。其中,英特尔盈利低于市场预期,一度导致纳斯达克指数开盘即大跌,该股收盘重挫12.4%。
此次A股市场大跌,说明A股市场告别了“独善其身”,表明中国的证券市场发展逐渐国际化了。
链接二: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存款提现和资金清算而放在央行的存款,其比率定得越高,则银行能够用于贷款和投资等用途的资金就越少。15%的存款准备金率意味著,银行每吸收到100元存款,必须先在央行存放15元,馀下的部分才能用于贷款等用途。据预测,本次将回收金融机构近1900亿元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