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第518期孙豪读者的《中国为何假货泛滥》一文,很有异议在胸,尤其孙说“日本因物价便宜,工资高,日本人买得起正宗货……中国因物价昂贵,工资低,中国人买不起正宗货”,这是什么逻辑,简直有媚日贬中之嫌,身为中国人,这难道不是自取其辱吗?
怎么说日本物价便宜,“日本人都能买得起正宗货,不愿意买假货”。可是那些陈列在商店里,今天标价36万?,明天3万6000?,甚至更低的价格也买得到的“高级手表”,那不是仿冒品,又是什么?明明上百万的提包,几千日元也有出售的,相同款式、相同图案,什么都相同,就是价钱不一样,那不是仿制的“ 假货”又是什么?别把日本人美化成神。看不见九点钟开店,八点半就有长队排在店门,秩序固然可以称赞,目的却不言而喻,为了那“ 先着100名者无料”的一盒鸡蛋,为了“ 时间限定150kg”的便宜肉末。
什么日本人工资高,工资高不等于一定要什么都花大钱。见着小便宜时,日本人比谁也都更能抢先。随着完全失业率逐年递增,相信会涌现出更多买便宜货而不害羞的日本人。工资高,消费也高,既然知道,干吗还非要自贬呢。就算他日本人人均月工资17万日元,扣除房租水电生活费,他又剩得下多少余钱去购置高档服装呢?只不过中日生活水平的不同罢了。中国不也在经常调整工资、物价吗?工资高?物价涨,中国在以后也肯定会有这样的时候,生活水平提高了,一切自然会向国际标准靠拢。可是中国这么大,什么事是一时急得来的吗?再者说,日本人工资高,那让谁拿一个月工资去买一套正宗和服,买得来吗?一件三四十万日元,也够挣几个月的吧,为何用日本的高工资去买上海的“啄木鸟”啊,那样比的话,用中国普通的工资买日本的猪肉,岂不要把买菜的大妈吓晕过去了!
中国假货泛滥自有许多原因,不单单是图便宜。前几天看电视,黑龙江通何县某村,为了打官司,到现在还有大片去年未收割的水稻秧,90多户人买了假种子,一年的辛勤耕作,到头来颗粒未收,这不也是因为一个“ 假”字吗?农民种田,谁不希望买好种子,他们是图便宜吗?不是,他们图的是好收成。这种买“ 假”又怎么能跟“ 便宜”挂上钩呢?
谁说日本商店没出售过假货、劣品,那么“ 雪印”是怎么回事?正在闹腾的三菱公司的轮胎脱落事故又是怎么回事?因疯牛病冒领补助款、改换商品生产地又是在干什么?什么出售冷藏半年的“鲜”鸡蛋,各种自主回收都能给孙豪读者和其它一些以为日本不卖假的中国同胞打一剂醒目灵。还是睁大眼睛为好,免得买着伪劣产品,或吃出不良反应时说没人提醒过你。
中国的假货或其它不正当的事也许比日本多一些,可是国情不同,中国和日本是不同的国度,每个国家都有好与坏的存在,何必戴着有色眼镜,一味轻蔑自己呢。作为中国人,不能不承认自己国家尚存的许多缺点和不足之处,也不必太悲观,以至于给人“崇洋媚外”、自贱于人下的印象。
假货市场得以猖獗,是有许多前因后果的,单单从“ 买得起”、“ 买不起”正宗货谈,还是太过于片面、幼稚了吧?这么抬高日本人,小心在人家的本土上挨揍喽(在中国还有敢随便行恶的日本人,何况在日本人家的地盘了)。
话在喉间,不吐难以顺畅,言辞激烈处,还请孙姓读者见谅。
读者 杨玉春
怎么说日本物价便宜,“日本人都能买得起正宗货,不愿意买假货”。可是那些陈列在商店里,今天标价36万?,明天3万6000?,甚至更低的价格也买得到的“高级手表”,那不是仿冒品,又是什么?明明上百万的提包,几千日元也有出售的,相同款式、相同图案,什么都相同,就是价钱不一样,那不是仿制的“ 假货”又是什么?别把日本人美化成神。看不见九点钟开店,八点半就有长队排在店门,秩序固然可以称赞,目的却不言而喻,为了那“ 先着100名者无料”的一盒鸡蛋,为了“ 时间限定150kg”的便宜肉末。
什么日本人工资高,工资高不等于一定要什么都花大钱。见着小便宜时,日本人比谁也都更能抢先。随着完全失业率逐年递增,相信会涌现出更多买便宜货而不害羞的日本人。工资高,消费也高,既然知道,干吗还非要自贬呢。就算他日本人人均月工资17万日元,扣除房租水电生活费,他又剩得下多少余钱去购置高档服装呢?只不过中日生活水平的不同罢了。中国不也在经常调整工资、物价吗?工资高?物价涨,中国在以后也肯定会有这样的时候,生活水平提高了,一切自然会向国际标准靠拢。可是中国这么大,什么事是一时急得来的吗?再者说,日本人工资高,那让谁拿一个月工资去买一套正宗和服,买得来吗?一件三四十万日元,也够挣几个月的吧,为何用日本的高工资去买上海的“啄木鸟”啊,那样比的话,用中国普通的工资买日本的猪肉,岂不要把买菜的大妈吓晕过去了!
中国假货泛滥自有许多原因,不单单是图便宜。前几天看电视,黑龙江通何县某村,为了打官司,到现在还有大片去年未收割的水稻秧,90多户人买了假种子,一年的辛勤耕作,到头来颗粒未收,这不也是因为一个“ 假”字吗?农民种田,谁不希望买好种子,他们是图便宜吗?不是,他们图的是好收成。这种买“ 假”又怎么能跟“ 便宜”挂上钩呢?
谁说日本商店没出售过假货、劣品,那么“ 雪印”是怎么回事?正在闹腾的三菱公司的轮胎脱落事故又是怎么回事?因疯牛病冒领补助款、改换商品生产地又是在干什么?什么出售冷藏半年的“鲜”鸡蛋,各种自主回收都能给孙豪读者和其它一些以为日本不卖假的中国同胞打一剂醒目灵。还是睁大眼睛为好,免得买着伪劣产品,或吃出不良反应时说没人提醒过你。
中国的假货或其它不正当的事也许比日本多一些,可是国情不同,中国和日本是不同的国度,每个国家都有好与坏的存在,何必戴着有色眼镜,一味轻蔑自己呢。作为中国人,不能不承认自己国家尚存的许多缺点和不足之处,也不必太悲观,以至于给人“崇洋媚外”、自贱于人下的印象。
假货市场得以猖獗,是有许多前因后果的,单单从“ 买得起”、“ 买不起”正宗货谈,还是太过于片面、幼稚了吧?这么抬高日本人,小心在人家的本土上挨揍喽(在中国还有敢随便行恶的日本人,何况在日本人家的地盘了)。
话在喉间,不吐难以顺畅,言辞激烈处,还请孙姓读者见谅。
读者 杨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