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称,第三次美中经济对话的成果之一是中国做出了加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力度的承诺,但他同时也承认,他在敦促中国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问题上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为期2天的美中第三次战略经济对话于12月13日落下帷幕。鲍尔森透露,中国已同意允许在华经营的外国公司(包括银行)通过股市和债市融资。这一市场期待已久的措施将有助于外国公司改善现金流管理并迅速扩大销售。
在过去的一年中,鲍尔森主要通过与中方的战略经济对话敦促中国开放金融体系、加快人民币升值速度。不过几次对话取得的进展有限,一些商界人士对中方在兑现承诺方面行动迟缓颇有怨言。
本次会谈尽管有时火药味十足,但在大部分时间,共识的气氛还是占了主流,双方在产品安全、能源和环保方面达成了一系列协议。
这次会谈中,中国方面表现出以其他形式开放资本市场的意愿,虽然他们希望以渐进的方式做到这一点。在会谈进行之际,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表示,将恢复受理成立中外合资证券公司的申请。这一程序之前已暂停了2年。北京方面曾在5月份的会谈中对鲍尔森承诺将重新启动此事。
在证监会发表此项声明之前,有消息称,瑞士信贷集团正与北京方正集团协商成立合资投行事宜,而摩根士丹利计划与上海华鑫证券合作。这两项计划尚需得到监管机构的批准。
最近证监会还宣布,将把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投资额度提高2倍,至300亿美元。虽然这些新的资金流入市场还需要时间,但此举兑现了5月份中国做出的另一项承诺。
中国很早之前就曾表示,正在考虑外国公司的筹资问题,最近几个月政府官员表示,业绩良好的外国公司和中外合资公司最后应该可以实现在华融资。
外资公司可发行A股和债券
依据相关审慎性规定,中方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公司包括银行发行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允许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发行人民币计价的公司债券,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法人银行发行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债券。
但值得注意的是,“外商投资公司”应系在中国境内注册设立的公司,并非“外国公司”。同时,“允许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发行人民币计价的公司债券”中的“上市公司”,也并非指外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