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县)立峰
关东的天气说冷就冷了,身体有些不适应,躺在被窝里不愿意起来。其实就是有点头疼,嗓子发乾,身子发沉。本来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想趁著这个机会多睡一会儿。女儿在我身上蹭来蹭去的,盼著我能陪她玩一会儿也不愿意理她。老婆看我不起来也只好自己煮面吃去了。
突然发现生病是件好事,可以以这个为理由休息,理直气壮地躺在那偷懒。想到生病自然就想起了母亲。小时候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母亲叫姥爷“伯”(河南方言,叔父的意思),后来懂事了才知道,姥爷是母亲的继父,一个不怎么好的继父。周围的亲戚都说母亲的病归根结底是因为姥爷不去给看,才落到这个结果。所以母亲一直不叫他“爸爸”。我想母亲是恨他的,如果当时能及时地让母亲去医院看病,也不会让疾病陪伴了母亲一生。可是有一次我亲耳听到母亲对姥爷说:“你不用担心,你老了如果没人要你,我养活你。”若干年后我问起母亲这件事,母亲对我说:“你姥爷也不容易,当时被列为反革命天天挨批,哪有时间管我们!要不是他收留我跟你姥姥,我们可能就饿死了,别人的一点点好处也要记得。”
感觉母亲很伟大,但不明白每天生活在疾病痛苦中的母亲,为什么胸怀还这么宽阔?如果不是因为疾病,母亲可能是个很有作为的人。又或许正是因为疾病缠身,大多数时间躺在病床上去思考问题,每天在痛苦和煎熬中度过,才使得母亲更懂得世间的道理。你看小孩子每生一回病看上去就懂事不少,大人每病一次就感叹健康是多么美好。人是在痛苦中,啼哭著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又是在痛苦中和别人的哭泣声中离开这个世界。看来痛苦是一直伴随著我们的助长剂,一个人不经历痛苦是永远不会成熟的。这么说来,母亲很可能是因为有病才会变得豁达,她如果没有病或许跟许多平凡的人一样平庸,但在我的心里母亲依然伟大。
原来短暂的痛苦未尝是件坏事情,我们常常祝福别人天天快乐,其实不如祝愿别人偶尔痛苦,这看起来好像不怎么礼貌,可是仔细想想人真是太需要痛苦了。痛苦使人成熟,你将在一次次痛苦中经受磨练,去更好地适应社会。痛苦使人豁达,身经痛苦的煎熬你才会发现别的事情跟痛苦比起来是没什么了不起的。痛苦使人珍惜,当你饱受痛苦时才会去珍惜那不曾痛苦时的日子。痛苦使人铭记。等你老了回忆自己一生的时候才发现,那些铭记在心的都是那些苦日子,那些不敢忘却的痛苦才会真正地刻在你的心里。
想到这些才发现自己的一点不舒服与母亲的疾病比起来简直轻得不能再轻,说起来惭愧,除了吃饭吧嗒嘴之外竟然没有继承母亲的任何优点,望著眼巴巴看著我的女儿,身体突然变得轻盈起来,母亲给我做了榜样,我给可爱的女儿做什么榜样呢?赶忙起来抱起她疯了一会儿,又出去给老婆的面里加了点香肠,打了一个荷包蛋。这就是感受痛苦带来的结果。
真的希望自己和大家偶尔地感受痛苦,当然了,我所希望的痛苦是短暂的,不疼不痒的,快乐与痛苦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