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在日华人家庭的故事
■(爱知县)欧阳蔚怡
六、共同成长
在后来的几年里,孩子们陆陆续续面临高中和大学的升学考试。因为孩子们的成长环境、文化背景和我们年轻时在国内的时候完全不同,有时候我们很为他们的一些行为和想法不安和担心,开始为长大了的孩子烦恼。
孩子的逆反心理程度不同,表现也不一样。这段时间每逢聚会,大家的话题自然就是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他们的学习情况。经历过来的父母谈他们的感受和教训,也谈他们的喜悦和骄傲。
有朋友这样看待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我们已经把种子播种在土壤里,这块土壤就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我们坚信种子终究会破土出芽,也期待它们的成长。种子破土发芽了,我们会欣喜;如果它还静静地躺在土中,那也不必拝急,也许它正在为今后的枝叶繁茂而努力地向泥土深层伸展著根须。如果它能长成参天大树成为栋梁之材,我们会为它骄傲;如果它只是一株可爱的小树,只要它能为路人带来一片荫凉,我们同样会为它高兴。无论它长成什么样的树木,我们都会享受曾经为它浇水施肥的乐趣,回味看它抽枝长叶的喜悦。
一位孩子在她的高中作文中写道:“作为孩子,我们最希望的莫过于得到家长的信任。无论外界如何骚动,如果父母始终相信自己的孩子,那么他们的孩子通常也不会让家长失望。即使孩子真的走了岔道,到那时候再和孩子一起考虑也为时不晚。中学的时候我曾经让父母担心……因为父母的冷静和对我的信任才使我没有因为反抗而荒废青春。”这篇文章作为年轻人的心声被当地的报社登了出来。
每一位家长在孩子青春期阶段都会为孩子的逆反陷入迷茫,会为难于和孩子沟通在精神上承受压力。相似的境遇,相通的感受使我们能够彼此理解困惑中的焦虑,叔叔阿姨设身处地的谈话有时候更容易被孩子听进去。我们不仅关注自己的孩子,也希望自己的教训能够让朋友受益。少给孩子一些压力,多给他们一些自由的空间,既要让他们享受成功,也要让孩子经得起挫折,二者都是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的养分。大家在交流中学会理解孩子,在相互的安慰中耐心守望孩子的成熟。
当年一起学中文的孩子们,年龄最小的现在也已经上了大学,最大的已经大学毕业。孩子们的足迹遍布日本、中国、美国和加拿大的著名学府,无论正在读书还是已经工作,他们都用青春的彩笔尽情书写著自己的理想。特别是在国内上大学的两个孩子,因为来日本时年龄很小,几乎没有中文基础,标准的普通话发音对他们来说都有些困难。虽然大家在一起学习的时间只有3年多,但是那段经历让他们对中文有了亲近的语感,当时打下的基础让他们在任何时候都对学习中文充满自信。因为这个优势,在决定去哪儿上大学的时候他们多了一些选择。他们没有因为汉语水平不够错过北京大学的入学时机,语言优势也让他们很快地适应了国内的大学生活。
因为我们成人的投缘和亲密,孩子们有了许多兄弟姐妹一样的小夥伴,也有了许多亲戚一样的叔叔阿姨。小时候,他们会毫不吝啬地拿出自己喜欢的东西送给小夥伴;在他们成人之后,孩子们之间虽然没有太密切的联系,而当从父母那里知道朋友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都毫不犹豫地做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他们在叔叔阿姨们的眼皮底下长大,对叔叔阿姨也一直有著小时候的亲近。与国内的亲戚相比,他们可能会觉得这些叔叔阿姨更了解他们,也更能理解他们。
在我们之中,众人用言行影响著孩子,孩子们从多个角度看到了父辈的身影;他们在大家的关爱中成长,家长们也在朋友间的信任、理解和支撑中变得沉著冷静。长大了的孩子成了我们的朋友,我们一起聊天,谈人生的成功和失败,谈自家的孩子成长中的事情。
孩子们比我们更好地融入了异文化的环境,更多的时候他们成了我们了解日本文化风俗的老师。在我们眼里,每一个孩子都那么优秀,那么有出息,他们让我们为曾经走过的路骄傲,也让我们为这段友谊的情缘庆幸。
七、不变的感觉
在草津温泉旅馆宽敞的和式房间里,我们围在一起用餐。大孩子们彼此也有好几年没有见面了,夥伴的变化让他们确认了自己的成长。他们说,虽然各人都有了很多朋友,但是到这里的感觉不一样。到这里如同回到中国的家,见到一起长大的朋友能够想起快乐的童年,可以诉说藏在心里的烦恼。见到叔叔阿姨能感受到和过去一样的关注和宠爱。孩子们用敬酒的方式表达对长辈的感谢,席间还恭维叔叔阿姨越变越年轻。虽然大家都有自知之明,孩子们的甜言蜜语还是让大家合不拢嘴,孩子们的成熟让大家感慨逝去年华的价值。
看到长辈聚在一起像孩子一样叽叽喳喳,大孩子们像从前一样躲到另外一间房说他们的悄悄话。我们这边又开始唠叨孩子们长大的故事,品味著过去发生的事情。曾记得在北海道辽阔的湿地,孩子们手牵手地奔跑在木板浮道上;在去澳大利亚的万里高空,可爱的手欲抓住飞机窗外的星星。几次旅行中,孩子们相互憋足了劲用学到的中文句子来形容看到的景色,作文里工整的文字让妈妈们至今还记忆犹新。
我们为孩子们的今天喝彩,也为15年前办中文教室的努力自豪。在这个起跑线上,我们成了生活的同路人。我们一起享受丰收,共同承受失去。一路欢歌,一路泪水,一路阳光,一路绿荫。在异国长大的孩子们一路上呼吸了浓郁的中华养分,我们走过的脚印让他们有了根的感觉。
过去的每一天似乎都觉得很平淡,蓦然回首却发现时光中留下了很多的感动和怀恋。我们曾彼此讨教做父母的秘诀,因为朋友带来的女儿婚礼照片,我们开始向“新丈母娘”取经。也许今后我们会交流接纳女婿和儿媳的良策,将来还会沟通怎样对待孙儿孙女。我们在开心的笑声中一起挣来头上的白发,一起攒积额头的皱纹。
家长这边过了三更才熄灯入睡,孩子们那边一直说笑到天明。15年的经历凝聚的情感成了我们共同的财富,更值得欣慰的是孩子们传承了这种友情。在真心朋友的相伴下,我们一起走过艰难的日子。苦涩年代的味道变得淡漠,温馨美好的记忆让我们回味一生。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