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惠东县多祝镇黄狮村,村民萧添礼收藏著一幅清代咸丰皇帝的圣旨。据萧添礼介绍,这是他的祖先代代相传保存下来的传家宝,至今已有140多年历史。
黄狮村是一个始建於明末清初的古围村,村民大多姓萧。据萧氏族谱记载:萧家在清代曾出过多名武举人和贡生,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出过一名武进士萧△来,官至广西右江总兵。
萧添礼收藏著的圣旨,是咸丰十一年八月十九日书写的,内文用满汉两种文字;圣旨长1.7米,宽30 米,两边有木制轴手,已被虫蛀损;金黄色的绢丝布历经140多年虽然已经褪色,但印章和圣旨的内容依然清晰可辨。据惠州市博物馆原馆长、文物专家黄宏宇现场考证,萧添礼珍藏著的这幅咸丰圣旨是真品。黄宏宇说,现在民间收藏的圣旨少之又少,这是该市迄今发现的惟一一幅圣旨。因此,这幅圣旨对研究封建皇权制度、官吏制度等,均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当地文物部门曾动员萧添礼将咸丰圣旨交由博物馆收藏保管,但萧添礼不愿传家宝离家。萧添礼收藏的咸丰圣旨,就装在一个塑料袋内丢在衣柜里,遇上潮湿天气过後就拿出来 太阳。天长日久,风蚀虫蛀,黄色绢丝布已褪色变脆,亟待抢救。而黄狮村村民收藏的先人画像等珍贵文物,也由於保存不得法,许多已严重残损。有的村民见画像破损,自作聪明用透明胶布粘贴,对文物造成了毁灭性破坏。
黄狮村是一个始建於明末清初的古围村,村民大多姓萧。据萧氏族谱记载:萧家在清代曾出过多名武举人和贡生,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出过一名武进士萧△来,官至广西右江总兵。
萧添礼收藏著的圣旨,是咸丰十一年八月十九日书写的,内文用满汉两种文字;圣旨长1.7米,宽30 米,两边有木制轴手,已被虫蛀损;金黄色的绢丝布历经140多年虽然已经褪色,但印章和圣旨的内容依然清晰可辨。据惠州市博物馆原馆长、文物专家黄宏宇现场考证,萧添礼珍藏著的这幅咸丰圣旨是真品。黄宏宇说,现在民间收藏的圣旨少之又少,这是该市迄今发现的惟一一幅圣旨。因此,这幅圣旨对研究封建皇权制度、官吏制度等,均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当地文物部门曾动员萧添礼将咸丰圣旨交由博物馆收藏保管,但萧添礼不愿传家宝离家。萧添礼收藏的咸丰圣旨,就装在一个塑料袋内丢在衣柜里,遇上潮湿天气过後就拿出来 太阳。天长日久,风蚀虫蛀,黄色绢丝布已褪色变脆,亟待抢救。而黄狮村村民收藏的先人画像等珍贵文物,也由於保存不得法,许多已严重残损。有的村民见画像破损,自作聪明用透明胶布粘贴,对文物造成了毁灭性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