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日本很少传出投资方面的好消息。国内政治一团混乱,经济改革放缓,走高的日元威胁著出口商的利润。但在一片惨淡之中,人们很容易忽视一个重大的优势:日本极为成功地降低了对石油的依赖。在石油价格疯涨之际,这个成就将为经济带来极大的好处。
日本现在的石油进口量为每天425万桶,而1973年为500万桶。如果将石油消耗量与GDP增幅作一对比,这一变化就更引人瞩目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上世纪60年代,日本石油消费量的增长速度约为经通货膨胀因素调整后GDP(或实际GDP)增速的2倍。但在70年代的先后两次石油危机中,实际GDP的增长速度开始超过石油用量的增速。随后形势发生了逆转:1979至1989年间,石油使用量下降了14%,而同期实际GDP则上涨了27%。1989年后,石油用量又开始增加,但上涨幅度赶不上GDP增幅。
日本的努力节省了大量能源。如果日本退回到1975年的能效水平,维持当前的GDP每年所需能源将比实际用量高40%。如果折合成桶装石油,按当前油价计算,每年节省的能源约值16万亿日元。
日本得以减轻对石油的依赖首先要归功于节能。具体来说,历届日本政府都致力于城市的重新规划,鼓励发展公共交通和提高人口居住密度。汽车公司一直在努力开发低油耗发动机,即便在油价下跌的时期也不例外。一系列公共项目和奖励措施也促进了节油。比如1974年制定的电力供应法便加快了核电的发展。1979年的《合理使用能源法》则促进了全面节能。
日本对石油依赖度的下降也应归于它所用能源的多元化,这既体现为矿物燃料的多元化,也反映在矿物燃料在能源总使用量中所占比例的下降上。这一进程还额外产生了一个好处,那就是日本的核技术如今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对矿物燃料依赖度的下降以及在矿物燃料中石油不再一家独大增强了日本应对能源危机的能力。当然,所有矿物燃料的价格通常都会一起波动,但不同种类的矿物燃料在价格变动方面通常会有时间差,这就给日本经济留下了充足的调整空间。
不过,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日本还没有达到安枕无忧的地步。其一次性能源仍有82%依赖进口,在35年内只下降了5个百分点。随著油价在每桶90美元左右徘徊,日本在摆脱石油方面有可能再掀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