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众心理和谐的总体状况仍未达到“比较和谐”的程度,离“非常和谐”更有段距离。
中国科学院在其官方网站发布消息说,中科院心理所“国人心理和谐状况的研究”项目组,发表了《2007我国民众心理和谐状况研究报告》。报告认为,少数心理不和谐的人群,有可能转化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人群,因此需要给予他们更多关注。
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共总书记胡锦涛的施政目标,他在刚闭幕的中共十七大做报告时,提出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项目组在全国范围内采用多段随机抽样方法,重点调查了位于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七个中心城市、七个城镇和10个农村的3176名常住居民,以及七个中心城市的759名农民工。
用一分代表非常不和谐,五分代表非常和谐,调查平均所得结果是3.72分。19.8%的民众得分在四分以上,属于心理比较和谐;75.8%的民众心理和谐处于“不确定”和“比较和谐”之间,4.4%的民众心理不和谐(三分以下)。
项目组因此认为,中国民众心理和谐的总体状况介于“不确定”和“比较和谐”之间,离“非常和谐”还有段距离。
意外的是,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心理和谐总体状况,竟然低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平均得分3.72,心理和谐程度最高,西部地区的心理和谐程度居中,平均得分3.71,东部地区的心理和谐程度最低,平均得分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