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绿营总统参选人为入联或返联公投争论谁最可行,被马英九批评“笨蛋,问题在经济”的谢长廷回应说:“我们又不是猪、狗、鸡、畜牲,只管吃,人民需要尊严,马英九无法了解。”言犹在耳,近日民进党政府却焦头烂额地极力挽救所谓的“畜牲问题”。
连续三周来,台湾媒体密集报道蔬菜、石油、白米、面粉、牛乳、鸡蛋、调味酱油物价齐飞的消息。被点名的食品绝对不仅于此,就连中西药、当季盛产的花生都在这波价格上调中上榜。
主计处下半年来公布的物价指数年增率走势,从6月的0.12%,到7月降至负0.33%、8月又回到1.61%、9月则快速涨到3.11%,主因来自国际大宗物资涨价及台风的两大恶因,但统计官员都一再强调物价正在蠢蠢欲动。
市场办货涨价、采购鲜奶、面包也涨、出租车费又涨、连上面馆每样菜色也涨5元。“东西贵了”,确实是台湾民众近月来日渐深刻的体验,也是生活现况能否维持的极大忧虑,因为近3年来台湾实质薪水涨幅几乎停顿,多数人缺乏力抗物价冲击的生存实力。
菜价狂飙,但农业委员会主委苏嘉全回应立委说:“有5元的菜,为什么民众要买200元的菜”,目的虽要强调应选择有抑价能力的量贩市场(大型超级市场)消费,但民众愤恨批评:“谁会开车专程到量贩店买菜”、“就算去了也抢不到5元的菜”。
油价涨,经济部长陈瑞隆回答高油价时指出,“可以大车换小车,少用两天车不会怎样,还有大众运输工具可用”,结果被媒体查出他的公务座车3000CC,虽属高官配车中的低规格,但比较民间常态,部长的车耗油又不环保,更何况这艰困时期,如何鼓励民众再掏腰包换小车。行政官员在非常时刻拿基本常识来虚诿响应,要不是误判了问题的严重性,就是无视民众困苦。
更精彩的是行政副院长邱义仁评论米价涨时说:“我们查到现在,还没发现米涨价。”最令人哑口的,查缉市场价格交易是否异常的公平交易委员会发言人周雅淑表示,“白米、面粉及蛋的部分,并没有发现价格异常的现象”,原来公交会只挑量贩店而不是价格纷乱的传统市场调查,因此被骂大外行。
媒体评论说,当主计处周一公布10月份的CPI年增率5.43%时,以上官员粉饰太平的说法很快被戳破,执政高层也才紧急应对,而拿出的药方却只能介入浮动油价的冻涨门槛。而责令专打权贵的最高检察署特侦组缉拿囤货炒价不肖商的行动,也被批评过于缓慢。大宗物资价涨及台风的不可抗拒因素影响物价,在自由经济市场运作的台湾,政府断无干预价格的正当性,但对于可能藏身其后的囤货哄抬势必展现公权力。但看到执政党面对物价上涨的民生困境,只有慢半拍的惊觉严重,又缺乏对经济、市场的纯熟掌握。位居高官的权重者连续言论失当,几乎丧失民胞物与的为政基本价值。民进党执政7年半多,时间毫无掩饰地反映出经济政策失效、监督失灵、胡言乱语的困境。这两天,陈水扁以元首身份对外喊话说,物价涨是因为“运气不好”,接连几个台风影响收成。副总统吕秀莲也在频频亲访民间后说:“物价没有外界想得严重,希望媒体不要再哄抬。”民进党遭遇执政困难时,总是拿出一套错误不在己的卸责逻辑,怪媒体、怪运气。
同时,由于连月来民生物价涨势汹汹,民进党政府的缓慢因应,爆发民怨已冲击总统选情。总统大选在入联公投与返联公投搏斗下,蓝绿势力原本旗鼓相当。但随著近月以来的物价问题持续升温,民进党籍总统参选人谢长廷深感民意的游移,日前呼吁中央应该“视民如伤”,以政治力量介入油价制度。不料行政院长张俊雄力排众议,反对以党领政,坚持调整油价。当主计处公布10月份消费者物价年增率高达5.34%时,所有因应政策不当的指责都压在张俊雄身上。民进党立委党团近日罕见召开记者会痛批行政院,要求一个月稳定物价,否则张俊雄应负责下台,这项声明也被外界视为谢长廷不满执政团队的政治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