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孙辉
近年来,在日本的电视节目及广告中经常会看到中国杂技演员惊人的表演,感叹之馀也会发出疑问:是谁发现这些优秀演员的,他们是如何来到日本的?许多观众会以为这是临时请到日本来的演员,演出十天半月就回国。殊不知这些演员和其他在日本就职的华人一样,持“就劳”签证,是株式会社领民企划的正式社员,他们的老板就是早年就在日本颇有名气的中国武术教练徐领民。
而立之年闯日本
1987年2月,已是“硬气功”名人的徐领民来到日本,那年他32岁。他抱著“不在日本闯出一片天来就没脸面再见到父亲”的决心,拿著仅有的3万日元开始了旅日生活。
以就学生身份来日的徐领民要承担著学费和生活费的双重压力。徐领民早晨5点开始练功,白天上课,晚上在清扫会社和中华料理店打工。
俗话说,艺不压身。上世纪80年代,中国武术正风靡日本,但来日的中国人很少,会武术的人就更是凤毛麟角。1987年10月,由日本武道协会主办的“日中国际武术交流大会”在东京代代木体育场开幕。受中国驻日大使馆之邀,并无太多准备的徐领民在现场表演了“单掌劈砖”,一摞砖在徐领民的掌下如同一块豆腐被轻易砍碎。这一幕让日本观众开了眼,媒体一下子聚焦在徐领民身上。东京电视台的“让世界吃惊秀”节目组请徐领民表演绝技,徐领民一跃成为电视名人,日本武道协会也热情聘请他为中国武术教练,从此,徐领民生活有了拝落。随后,徐领民的签证被入国管理局破例批准为“就劳”签证。
90年代初,政府对半官办半民办的日本武道协会资金支持越来越少,武道协会的许多职员开始自谋生路,徐领民的旅日生活再次面临挑战。徐领民这次决定创办一家会社,1994年“有限会社气功文化振兴会”在东京中野成立。
传奇的武术世家
说起徐领民不得不提起他的学武生涯,说到他的学武生涯不得不提起他的武术世家。他的祖父就是清宫护卫中的高手,父亲徐源伦也是一代武术名师。
解放前中国武术家多是以闯荡江湖为生,徐源伦是北京天桥晚期的著名艺人,原籍山东,绰号“山东徐”,以练螳螂拳闻名于全国。徐源伦还擅长单刀、长枪、七节鞭等长短器械,演练起来亦是迎风转换千般化,腾挪闪转无穷妙。1946年,中央国术馆在渖阳原日本关东军飞机场举办全国武术比赛,徐源伦在这场“打死不偿命”的全国性大比武中,击败十馀名选手,荣获冠军。
徐源伦武艺虽然超群,但在天桥卖艺期间崇尚武德,他不仅对同道谦逊,而且对待观众也很和气,对那些看完表演后分文不给或逃之夭夭的观众,也不计较。因此,观众对他的印象都极为良好,同道对他都很尊重。
徐领民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武术世家,在父亲的影响下他5岁时就开始习武。
从武术到杂技
“武术和杂技本是一家,杂技是从武术上发展演变的,杂技的许多基本功和武术相同”,徐领民对杂技并不陌生,他把观赏性强的杂技艺术定为会社的主要业务。
当时,已有中国杂技团陆续被邀请到日本演出,徐领民在创业初期也曾以交流访问等形式接洽中国杂技团到日本,但他更希望能在日本建立一个杂技团,他认为,“团”字的意思是一个团体,一个企业,一个大家庭,一种团结奋进的精神,而流水似的交流不能充分体现“团”的意义。
于是,他著手建立自己的中国杂技团,让演员长期安定在日本表演、生活。这也是日本惟一一个“在日中国杂技艺术团”。目前,杂技团有正式社员20人。
现在,不仅在正式的演出礼堂,在游园地、在大酒店的演出台上、在街头文化节、在中华街庆典活动中都能看到徐领民杂技团员活跃的身影。日本电视台、NHK、TBS、读卖电视台、富士电视台等各大电视台上的中国杂技节目几乎都被徐领民杂技团包揽。在三得利机能饮料“燃烧系”电视广告中,那些不可思议的动作也是由徐领民杂技团的团员完成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日中国杂技艺术团”的演出并非场场赚钱,他们的许多演出都是公益性的,早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徐领民就带领团员在灾区义务演出,为悲痛中的灾民带去一丝欢笑和希望。
谈起对未来的打算,徐领民说:“现在看表演的多是日本观众,也希望我们的表演能丰富在日华人的业馀生活,今后会进一步加强与在日华人间的联系,推出更精彩的演出。”据悉,明年1月20日,为配合北京奥运宣传,中国中央电视台将和徐领民的杂技团合作,在东京推出一场表演,届时央视著名主持人汪文华将同台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