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前被曝造假的“赤福”同为三重县伊势市老字号糕点生产商的“御福饼本家”,日前也被查出涉嫌篡改生产日期及未正确标出原材料名称等。为此,三重县政府和农林水产省10月29日根据《食品卫生法》和《日本农林规格法》(JAS),对该公司总店展开入内搜查。
该公司干部向农水省称,“至少在现任经理上任的27年前就一直有篡改生产日期的行为”。据悉,生产日期作假的糕点主要出货至名古屋市、大阪市以及覆盖全国的大型超市。
据民间信用调查公司称,“御福饼本家”创立于1883年,于1962年成立公司,是老字号糕点店,目前在伊势市等地设有直销店铺。公司资本金为300万日元,2006年9月期的年度报表显示销售额高达4.98亿日元。公司的招牌商品是用豆沙泥裹包的糯米糕点。
最近日本频繁发生食用肉、蘑菇、糕点等食品的产地造假和篡改消费期限的事件。其中多起事件虽然没有被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发现,却因为厂商内部人员的举报而曝光。罔顾消费者信赖的厂商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有的经营者被逮捕,有的被迫长期停业。
仅在10月内就连续发生了多起食品业界丑闻。三重县老字号糕点生产商“赤福”使用过期原料、秋田县肉食品加工公司“比内鸡”造假,福冈的“船厂吉兆”糕点店重贴商品标签、三重县糕点商“御福饼本家”篡改消费期限、经营甜甜圈连锁店“美仕唐纳滋”的乐清公司则在牛奶中使用了过期糖汁。
自去年8月接到“赤福”内部人员的举报后,三重县相关部门曾两次入店调查,却没能确认其不当行为。尽管如此,来自内部的举报也没有停止。各公司所在地的政府部门和农林水产省依据《日本农林规格法》,正在通过内部检查等对这些不正当行为的经过进行详细调查。
另一方面,自6月北海道肉品公司“MEATHOPE”的牛肉造假事件曝光后,举报热线“食品标记110”接到的电话成倍增加。这一热线是日本农水省在2002年雪印食品公司的牛肉造假事件后设立的。
因举报电话而曝光的违法案件比例也在逐年增加。截至今年10月,包括“赤福”事件在内共有8个案件,占总数的47%。负责人说,“这和消费者关注度提高有很大关系。不当行为已经行不通了”。
此外,据厚生劳动省食品安全部称,自1月“不二家”公司的问题被报道以来,各地保健所收到的内部举报也在增加。据悉,8月浮出水面的北海道糕点生产商石屋制果篡改其产品“白色恋人”消费期限的事件,也是由于内部人员向保健所举报,才得以通过突击检查确认案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