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美国在制造业上击败中国
日期: 2007/11/03 16:16 评分: 8.00/1
多维社记者纪军编译报导

由于中国继续突飞猛进地崛起,美国的商业和生活中已充满了四个字--中国制造。丰富的低成本商品已使美国人的生活不再昂贵,但同时正如一些批评者所指责的那样,由于美国公司关闭本土工厂转向东方,美国人正失去大量工作机会。

福布斯网站10月30日发表题为《美国在制造业击败中国》(America Beats China in Manufacturing)的文章,介绍了在制造业“独领风骚”的美国,仍是“中国制造”在短时间内所无法追赶的。虽然整篇文章带有明显的“瞧不起”“中国制造”的口气,但文中所强调的两个制造业之间的差距,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文章称,的确,中美两国的贸易差距用“大峡谷”也形容或许更贴切一些。据美国官方统计,2006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达到2878亿美元,而美国对中国的出口才只有572亿美元。

加工出口玩具

但这个美中贸易赤字数据,并没有给美国生产力提供一个完整的描述。虽然中国在生产低成本和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上“傲视群雄”,如运动鞋、塑料玩具、服装等,但实际上美国的工厂则生产出更多的产品,而这些产品从价值上看都是更值钱的。

美国卡托研究所贸易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艾肯森(Dan Ikenson)指出,在世界制造品中,美国的制成品占其价值的21%,虽然中国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但它目前却只有8%。

文章称,美国仍然处在价值链的顶部,为国内和全球其它地区的消费者生产出高品质和高技术产品。而今年在美国市场出现的“中国制造”如牙膏、宠物食品还有美泰公司的210万只中国玩具被召回的事件,则让中国产品的声誉进一步受损。

卡托研究所主任格里斯沃尔德(Dan Griswold)认为,有三个主要因素更有利于美国的生产。如果一些产品是严重依靠运输,需要高技术,或资本密集型而非劳动密集型,那么它们通常是在美国制造出来的。

波音装配厂

以美国汽车业为例。市场已由美国、日本和韩国的汽车为主导,但象本田、尼桑和丰田等日本汽车公司都已在美国有自己的制造厂。这些外国公司利用美国的工厂来贴近消费者,从而节省了昂贵的运输费用。中国也可以这样做,只是它的技术声誉仍落后于其它亚洲国家。如果美国消费者中国玩具存有戒心,很难想象中国汽车初登美国市场会是什么样子。

福布斯网站的文章说,在高科技产品如生物技术和航空航天设备等,美国仍独领风骚,因为美国拥有一个庞大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同时还拥有在研发上进行大规模投资的资源。卡托研究所贸易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艾肯森说,此外,美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具有很强的法律保护,而中国则不然。

另外,如果在创新设计上有一个“保费”的话,那么中国就更不占优势了。中国已在全球建立一个“讨价还价地下室”工厂的帝国,除了拥有资源和人力的优势外,这个国家还缺少全球公认的设计品牌。

文章指出,但中国也正在行动起来。随着财富的扩大,中国已出现一个中产阶级社会,它正寻求在创新和设计上获得更多的承认。

中国产的鞋子

中国的变化迹象已初露端倪。今年7月,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奇瑞集团,与克莱斯勒签署了为期10年的协议,联合生产在美国和欧洲销售的汽车。首辆奇瑞汽车有望在两年内进入美国市场。

但是,中国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卡托研究所主任格里斯沃尔德说,“中国对先进技术的渴望被摆错了位置,中国的高科技仍只停留在DVD和笔记本电脑上,中国想在设计市场上扮演一个重要角色,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文章认为,中国的创新革命也面临一些严重的障碍。第一,是政府无处不在的干预。虽然中国共产党已经放宽了规定,但一些批评者认为,其政策仍不利于商业的继续发展。格里斯沃尔德称,在这样的政府和体制的干预下,创造力和表达往往都是短期的变化。为了鼓励科技发展,中国也将不得不加强共知识产权法。

不过,不管中国做什么,抑或它迈向价值链的步伐有多快,它肯定不会是价值底层停留太长时间,因为真正低端产品的生产已经开始迁向新的市场。而各大跨国公司也开始追赶“中国加一”潮流。

中国江铃汽车生产线

文章最后指出,鉴于中国生产成本的稳步上升,以及中国的日趋成熟,美国对外关系理事会高级学者西格尔(Adam Segal)说,各大跨国公司已经意识到,你必须要有在中国以外生产的产品。今天,“中国加一“的趋势往往指的是越南。尽管只有8500万人口的越南,相对于中国的13亿人口,缺乏人力资源,但它拥有许多“年轻”中国的品质。

此外,在未来几十年间,象孟加拉、柬埔寨、菲律宾等亚洲国家,还有非洲部分地区,预计也将会跟进一步,成为“非中国制造”的生产低成本商品的替代地。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99/55711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