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ella
听日本人聊,他们的六、七十年代,正是经济飞跃上升的时代,很多人一夜暴富。金钱在当时产生的诱惑力是巨大无比的。所以令不少人利欲熏心,不择手段,为之愿意拿出一切去交换。结果,打上了那个时代遗留的特殊烙印;“无心的人”。
现在,那个过程已经过去。其实很多国家都曾有过那样的阶段,据说那个阶段在日本也是为时不短的。
这些令我想起九十年代中姨母来日本时说的话。她说,日本变多了,现在是真正的豪华低调,看起来像足一个富裕国家的样子了。哦。当时我并没有很在意,因为我是八十年代中才来的,来的时候日本已经很不错了。
“那以前什么样?”我问她。
“一开头并没有这么好的,六十年代的时候,银座一片霓虹灯争相闪烁,摩托车横冲直撞,商店里音乐声开得很大。大多数人们长发喇叭裤,女人化妆浓艳。虽然已经比中国要先进繁华,但当时的日本给人一种张扬喧嚣的感觉。”
“后来,八十年代初我又来,已经有了巨大的改变,暴发户气息不见了,低调了,一切显得有条不紊。”
“而这一次,这座城市看起来真正显出国际大都市的风格,平静舒适,所有繁忙紧张的操作流程都无声无息地运作自如,人们也越发斯文含蓄,单是从街上行人的表情也可以看得出一种心的宽裕,显示出这个国家的品来。”
“新鬼大,故鬼小。”我不合时宜地想。
说真的,不简单。闲闲几句话,是人家付出了多少辛苦换来的。
心到底还是最重要的,不能本末倒置。一流的生活包装著末流的心,两厢不情愿,那些钱用出来便似偷抢来的。
据说巴黎的LOUISVUITTON总店原本对终日排长队争购手袋的日本客很不喜欢,尽管那是一笔极大的利益。现在这种滥买狂购的美誉几乎被中国大陆客抢尽了风头。人家不满的是那种购物的态度。有钱无品,以为举著钱便可有风驶尽帆。人家忍著,充其量是为自己的礼数,是看钱的面子,并非冲你这个人的,不汗颜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别多心,我是用来警戒自己的。万一不巧中了六合彩,千万别忘记先关照好自己那颗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