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化路途上疾行如飞的中国人发现,曾几何时,一些充满传统文化底蕴的中国元素已悄然远离了自己的生活。于是,人们开始尝试回归传统,并相信通过这样的努力,对民族文化的复兴有著推进作用。
10月3日上午,在西安市唐代大雁塔脚下,一场礼仪繁复的汉服集体婚礼,成为“十一”黄金周此间的“靓”点,引来潮水般的观礼者。据了解,这种完全遵循汉式风格的集体婚礼,在中国尚属首次。
撒谷豆、沃盥、结发、同牢、合卺、却扇……十二项礼仪逐一演绎,“同牢合卺礼”就是一对新人跪于垫上,同吃一块肉,同饮一杯酒,以示婚后共同生活。随后,双方各取一束头发赠与对方,寓意结发。整个仪式庄严雍容、华而不俗、喜而不闹,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代表著纯正、优美而伟大的汉文明。
来自陕西省商洛市水务局的新娘张莉婷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汉服一直是她的挚爱。23岁的新娘周静则坦言,自己还是一个在校大学生,因为中西合璧式婚礼太过泛滥,其他的个性化婚礼父母又不赞成。既有传统特色又有品位的汉服婚礼最终成了首选。
在一旁观礼的韩国旅游者朴先生说,虽然韩国的新人也会选择西式婚纱,但是在举行典礼时,一定要穿民族服饰,那种神圣和庄严让人终生难忘。
近年来,传统的汉民族文化悄然走进了百姓生活。不论是学生们身著汉服参加十八岁成人礼,还是七夕节举行乞巧、祭星等活动,抑或是“两会”上关于是否将汉服作为学位服甚至国服的提案,民间推崇者的声势一浪高过一浪。有专家表示,秉承汉民族传统,重拾汉民族传统礼仪,激发了越来越多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亦令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汉族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