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国食品落架影响日人生活
日期: 07年10月2期

  本报讯(记者 申文)中国食品卫生和产品安全问题,经过为期半年的全球炒作和持续发酵后,其滞后效应开始逐渐显现。日本的大型超市和系列便利店等,近来纷纷撤下中国产的生鲜蔬菜和冷冻食品,代之以日本现地出产的商品。超市中即使还剩下少数中国产食品,特别注明该商品经过食品卫生检验,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已成为常识。在通货膨胀的阴影笼罩日本人日常生活,直击日本人家庭饭桌的声浪中,来自中国的廉价农副产品被迫落架,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在日本全国约有800家零售店铺shop99的株式会社九九PLUS,向来以99日元商品著称,来自中国的价廉物美的生鲜食品和冷冻食品是其重要货源。目前,九九PLUS已将中国产的冷冻饺子、炒面等撤下货架,在多达50馀种的生鲜蔬果货柜上,只有蒜苗和生姜两种商品标明中国产,馀者大部分都来自日本各地产,还有美国产韩国产新西兰产等。据了解,中国产的冷冻食品曾占九九PLUS经销量的一半以上,由于中国产食品的卫生管理受到质疑而大幅减少。目前,销量排名前十位的冷冻食品中,中国产食品只剩下一种。即使实施了万全的安全卫生确认,中国产食品在店铺仍然卖剩很多,经营方对此备感无奈。

  大型超市伊藤洋华堂等,已停止贩卖中国产松茸,改为销售加拿大产松茸;超市集团IEON从7月份开始,向中国派遣了30名商品开发和品质管理方面的专业工作人员,向接受委托生产的中国工厂和农场直接确认产品的安全性。在便利店方面,Familymart因为受到太多客户的质询,讨论把一次性筷子的生产进口地由中国转向俄罗斯,其母会社伊藤忠商事已著手寻找替代供应商。

  目前,日本的各大超市和流通会社已把中国产的蔬菜瓜果等产品降至一成左右,惟剩价格不到日本同类产品1/3的蒜苗等品种还难以被国产品取代。不过,大量利用中国冷冻蔬菜和加工食品的日本餐饮业,由于食材的国内自给率不到40%,暂时还无法与中国产食品彻底切割。

  据统计,2006年中国向欧、美、日本出口食品中,生鲜蔬菜类接近20亿美元,加工半成品接近25亿美元,海鲜鱼类产品则超过30亿美元。其中,出口到日本的生鲜蔬菜超过一半以上,加工半成品超过40%,海鲜鱼类产品近40%,都是最大宗。中国产食品撤离日本货架,受到日本顾客冷落,其结果将影响普通日本人的生活水平,后果不可小觑。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6/53650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