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环日本海经贸合作一盘棋── / 中日东北地区达成“五通”公识
日期: 04年04月2期
国际联姻门当户对
  本报讯(记者 周宏 宇默)中国现在有一种说法:大江北去,一江春水向东北──显示出“振兴东北”已是风起云涌,万众所向。就在日本樱花盛开之际,为期两天的“2004中日经济合作”会议于3月31日在日本宫城县仙台市国际中心落下帷幕。中国东北辽宁省省长张文岳、吉林省省长洪虎、黑龙江省省长张左己和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余德辉,与日本东北七县知事共聚一堂,召开圆桌会议。中日双方一致通过并签署了共同宣言性质的《东北经济合作备忘录》,双方在投资贸易、信息技术、运输、人才技术交流以及地区合作等五大领域,达成国际地区性“五通”共识。中日东北地方首脑决定进一步加强环日本海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并谋求地方政府之间的国际性联姻带动中日经济整体合作的发展。


  日本和中国东北地区的接触,最早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以前。在中国吉林省通化的太王与果树两乡交界的公路旁,有一座高句丽第十九代王的记功碑,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碑上还记有意为“倭将新罗和百济作为臣下而攻入高句丽”的字样,说明早在汉魏之际,日本就已到过中国的东北地区。
  日本与拥有丰富资源和雄厚产业基础的中国东北三省,不仅在地理位置上一衣带水,而且在经济活动中也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日本先在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大连设立了“大连经济开发协力会”,然后通过东北对外开放窗口──大连这一桥梁,积极开展同东北三省的交流活动。
  随着日本企业投资的增加和发展,日本与东北三省的经济合作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据日中东北开发协会介绍,“日中经济合作会议”于2000年在中国辽宁省沈阳市首次召开,迄今已在中国东北三省举行了3次会议,但在日本开会尚属首次。3月30日至31日,中国东北三省的省长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副主席,与日本东北七县的知事在日本仙台市历史性地共聚一堂,商讨合作意向。尽管目前中日两国政府高层因种种原因互访受阻,但如此规模的两国地区性首脑大聚会,则为中日经贸交流开了先河。4月1日,东京又举行了规模盛大的“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研讨会”,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等高官先后发表演讲。与此同时,中国东北一些著名城市,如沈阳、大连、长春等市的市长,连日来也在东京等地马不停蹄地举行或参加各类研讨会、新闻发布会和签约活动。“开发东北”这个词语,正在日本的经济企业界迅速“发酵”。

开发东北持续发酵
  据日中东北开发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从1984年至2003年的19年里,日本与中国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经济交往取得飞跃发展。仅日本企业到辽宁省投资设厂已达4400余家,实际投资额居各国和地区第二位,而去年辽宁省对外贸易和外企工业产值中,日本都占了首位。在汽车工业大省吉林,长春一汽与日本丰田公司的联手合作被业界看好。在老工业基地黑龙江,日本已成为该省第二大贸易伙伴,基本处于盈利局面的日企在当地纷纷追加投入。
  中日双方一致同意,今后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项目建设,日本将向中国东北派遣考察团;在两国东北地区的大学之间建立横跨中日的产学结合的网络共同体,并将校际网络扩大到产业领域,支持企业合作。此外,双方认为有必要扩充中国东北地区和日本海各港口相连接的横跨日本海的海上航路,并期待促进铁路运输、完善贸易途径,伴随产业发展而增大物流;推进日本国际协力银行实施的人才培训计划,在中日大学、企业和地方政府共同合作下,由中国的大学向日本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派遣研修生,推动中日共同研究计划;灵活使用日本国际协力银行对华日元贷款业务中与日本地方自治体间的协同政策,发挥日本地方自治体的特色。

皇帝的女儿也愁嫁
  在2002年的中共十六大上,中国政府作出决定,支持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进行调整和改造。从2002年的情况看,东北地区经济实力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率仅为11.3%。要使东北地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东山再起,关键在于解决国营企业重组和吸引外资等问题。东北地区通过企业并购和实现民营化方式,加快了旨在提高企业实力和竞争力的重组步伐。此外,在沈阳市,据说有423家中小国营企业还通过吸引外资,向外资出售企业,实现股份制,以及用强制破产等方式,谋求实现国营企业重组和民营化。
  辽宁省省长张文岳谈到扩大开放的设想时指出,日本东北七县的中小企业众多,技术先进,生产配套能力强,可以在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发挥很大的助推作用。目前,辽宁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有较大困难,希望利用外资改造国营老企业,使它们焕发生机。今后,辽宁将向国有资本、民营资本与外资混合型的经济体方向发展。除去军工、公共设施等国营企业之外,辽宁省将花3年时间完成国营企业的重组和民营化。
  大连市市长夏德仁也表示,现在大连市的国营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的比例各占30%,国营企业所占比例仍然太高。政府应该是管得越少越好,今后2年,大连市准备把国营企业所占比率下降到10-15%,希望日本企业能到大连收购或重组大连的国营企业。目前,每周平均有2家日本企业到大连投资。
  但日本方面好象对中国东北的“老大难”问题不太感冒。岩手县知事增田宽也表示:“将在中国大连市设立办事处,希望以此推进产品销售和技术转移。”福岛县知事佐藤荣佐久谈道:“将认真研究如何同资源丰富的中国东北地区进行交流。”山形县知事高桥和雄及福岛县知事则要求大连市到山形、福岛投资。他们认为大连的鱼养殖技术非常成功,希望“女方”也能带点“嫁妆”过来。事实上,正处于经济转型关键时期的日本地方企业,对于中国东北的热情关注和期待正在不断膨胀。

东北需要国际名牌
  回看中国近代史,有三大事件引人关注:一是以两广、闽浙为代表的下南洋;二是以山东为代表的闯关东;三是以山西为代表的走西口。走西口方向走错了,甘肃没有发展起来。现在,中国东北地区在21世纪联手闯东洋,缺少“国际名牌”是事实。
3年前,刚刚担任辽宁省省长的薄熙来曾率领650名辽宁子弟兵来日招商,在日本各界及海外引起不小反响。这次中日经济合作会议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也来了650人,声势也不小。薄熙来身上的理想主义色彩浓厚,追求宏大目标往往导致“工作作风粗粝”。被薄熙来誉为“共和国长子”的辽宁省现任省长张文岳,刚上任不到2个月便来日本亮相,给人感觉是老成持重。辽宁省的形象正从具有灵活性和竞争力,向务实干练演变。
  日本经贸界人士及媒体在与张文岳省长交谈时,很多人都提到与薄熙来相交不薄。张文岳也是来者不拒,宣称“是薄熙来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薄熙来擅长与媒体沟通,成为东北少有的“国际名牌”。张文岳也向媒体直言不讳提出东北振兴过程中的各种难点问题,他认为东北三省将呈现出“一种集群态势,实现东北地区三省老工业基地的共同振兴”。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1/5249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