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浩 运
由于受到央行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发行1500亿央票的利空政策影响,上一周的中国股市大盘出现了冲高回落的走势。周五(9月7日)央行决定从9月25日起年内第七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幅度为0.5个百分点,从原来的12%调整至12.5%,同时还向金融体系发行1500亿元的央行票据。在上述两项货币紧缩政策的影响之下,上证指数在周四(9月6日)创出5412点的新高以后,周五(9月7日)立即转为下调,当日的股指跌幅超过2%,最后报收在5300点的下方。
在大盘登上5000点的高地以后,市场的心态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社会上关于5000点以上是否有泡沫的争论越来越激烈。有一些投资者认为,5000点以上已经属于青藏高原了,言下之意是尽管风景优美,但是容易缺氧,或者是高处不胜寒。自从7月6日以来,大盘开始进入一轮持续上涨行情,至今已经延续了整整两个月了,由于累计的涨幅已经比较大了,所以自然就会发生一些求变的因素。从9月份第一周的情况来看,市场的确有求变的躁动,周一(9月3日)大盘跳空上行,并狂拉102点,周二(9月4日)与周三(9月5日)停脚休息,周四(9月6日)再次上攻并创出历史新高,周五(9月7日)又大幅回调,给人的感觉是震荡加剧了。但是,仅从目前的盘面情况来看,还很难得出市场将要进行大幅调整的结论。因为,从7月份开始的涨势,是有深刻的市场基础的,这一波的升势还没有出现明显的快要结束的迹象。尽管央行出台了一些宏观性的货币调控政策,而且相关的政策可能仍会进一步出台,但是并非针对股市。就目前的经济形势而言,由于CPI高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的风险,因此央行出台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很正常的。但是,历史经验表明,股市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紧缩政策很难干扰牛市前进的步伐。
当然,在大盘连创新高以后,有很多投资者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担忧,这种担忧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即使是牛市也不可能天天创新高,日日拉阳线。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将适当的谨慎变成像惊弓之鸟那样惊慌失措,虽然短线小幅的调整完全有可能发生,但是这种调整并不意味著行情的转折,在波动无常的股票市场中,最重要的是要把握住市场运行的大趋势。在5000点上方仍然存在相当多的投资机会,而在温和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最容易上涨的资产是资源类的资产,因为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资产价格的上涨总是遵循从上游向中游再向下游转移的规律,而且上游资产的涨价幅度通常会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