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就是世界制造”,损害中国制造将损害世界各国。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王超表示,中国制造的产品有50%以上是按照外国订货商的要求和国际标准生产的加工贸易,有58%以上的产品是由外资企业出口。
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8月23日也在同一场记者会上指出,中美贸易有利于美国经济。他透露,中国已连续5年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主要出口市场,年均增速达24%,有望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超过日本)成为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
这是继商务部长薄熙来21日高调为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辩护,并指责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十分明显后,中国官员再度就“中国制造”说明立场。
高虎城说,截至2006年底,美国在华投资设立企业5万多个,实际投资超过540亿美元;中国企业在美设立企业1100多家,通过各种方式投资约30亿美元。目前,中美互为第二大贸易夥伴。
高虎城指出,美国自去年11月到现在连续发起5起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完全违背世贸组织相关规定”。他说,美国对铜版纸、标准钢管、薄壁矩型钢管、复合编织袋和非公路用轮胎等5种产品的调查,涉及到中国8亿6000万美元的出口和500多家企业7万人的就业,而且反补贴的调查在技术和计算上存在重大失误,中国“在积极地抗辩”。
美国玩具公司近日3次宣布大量召回中国制造的玩具,甚至导致一名广东玩具制造商自杀。高虎城解释说,召回的玩具分两类,一类属于所用的涂料和油漆含铅超标的问题,大概有300万件,占整体召回数量的14%。第二类玩具1820万件因磁铁松动被召回,主要原因是今年5月美国材料测试协会公布了一项新的玩具材料使用新标准,经销商自愿根据新标准召回,与中国制造的品质没有直接关系。
针对第一类玩具,高虎城说,它既有生产厂家在购买和使用原材料时发生生产管理的漏洞,也有品牌经销商在验收环节当中的缺陷。
对于国际媒体近来频频报道中国产品品质问题是否别有意图,高虎城回答说,新闻媒体对中国产品的质量和中国食品安全的关注“符合情理”,因为中国消费者同样关心。
但是高虎城强调:“我也要遗憾地指出,有些个别媒体的报道以偏概全,蓄意炒作,其中不乏对于中国产品提出质疑,甚至有损于中国产品声誉的报道,对此我们持保留态度,也是坚决反对的。”
他认为美国国内高度关注中国产品安全,其中不乏炒作的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