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与日本独立机构调查:中国人对日印象大为改善中国与日本的政治关系从冰点转暖,对社会大众心理产生正面影响。一项持续进行了3年的调查显示,今年中国普通市民和大学生对日本的印象大有改善,对中日关系前景的乐观指数显著提高。不过,和中国的情况相反,日本民众对中国印象分却在减少。
提到日本,半数中国学生首先想到的是“樱花”,而市民想到的是“日本电器”。北京大学和日本言论NPO论坛共同进行的“第三次中日联合舆论调查”发现,南京大屠杀今年被软性的文化经济符号取代,不再是多数中国学生和市民对日本的首要印象。
李玉教在总结过去三年的调查结果时说,2005年他们的结论是“民间舆论恶化,日本在中国公众形象恶化”;去年是“民间舆论以负面为主,但略有好转”;今年则是“民间舆论大有好转”。
这项调查由北大委托零点调查公司进行,对象是上海、西安、成都、渖阳这五个城市的1609名公众,以及北大、清华、外交学院等北京5所重点高校的1000多名大学生。调查显示,学生和市民对中日关系现状的评估与乐观情绪提升,悲观情绪下降,而且乐观情绪上升幅度很大。
言论NPO是日本的非牟利媒体,通过互联网进行时政问题的讨论,出版书籍,是一个独立于政府的智囊机构,其500名成员包括日本的政坛人物、企业家、政府官员、记者和不同领域的学者。日本NPO言论代表工藤泰志
工藤泰志说,60%以上日本民众和42%的“有志之士”对中国印象不太好,他们提出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在历史问题上批评日本,中国在粮食、环境和资源问题上以自我为中心,进行不顾他人的活动。在中日关系方面,日本的“有志之士”和“一般舆论”看法两极。前者认为中日关系大有改善,而后者认为改善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