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企业私有化浪潮能否使股市好转?
日期: 03年06月1期
  近年来,欧美亚各地相继涌现企业私有化浪潮,它能使世界股市好转吗?今年以来有6家香港上市公司先後宣布了私有化,是去年的3倍。私有化的潮流与当前的香港股市有无关系?事实上,近年来,欧美日等国的上市公司私有化个案也大幅增加,但背景各异。美国国会2002年通过《企业改革法案》,使企业上市成本大增,导致美国企业私有化的个案,由1999年的35宗,上升至2002年的66宗。欧洲有一批直接投资基金,向一些“¤廉物美”的上市公司提出私有化建议,意欲将其收归旗下,扩充原有的业务,或考虑将来市场气氛好转时再高¤沽出。日本近两年因财政支出捉襟见肘,政府被迫出售国有的公共建设类上市公司套现,补充库房。
  就香港出现的私有化潮而言,很大程度上与近年香港股市市道低迷有关。目前上市公司的集资能力大打折扣,几年前在市场中集资易如反掌的情况一去不复返。不少股票¤格比每股 资产大幅折让,¤值被严重低估。大股东提出私有化,一来可节省上市成本,二来还可以低¤买回值钱的资产或股权,何乐而不为?
  但如果仅看这两个方面,仍不足以解释私有化涌现的原因,客观上说,受伊拉克战事及非典疫情影响,上市公司再融资计划受阻确是不争的事实。近期陆续有二三线股落实新的融资计划,可见香港股市的集资窗口已重新打开。如果单纯以私有化套现资产折让,在当前通货紧缩的情况下也存在风险。公司的盈利和资产¤格可能还会继续走低。如4月份提出将嘉里建设(0683)私有化的大股东,就不得不对楼¤可能继续下行带来的一系列收购风险有所考虑。相反,在通货膨胀时期,就基本没有这种风险。美国在上世纪1980年前後高通胀刺激私有化、杠杆收购盛行,便是力证。
  香港著名证券家把私有化现象,看作新兴市场处於衰极转盛的一个重要象徵。他认为,大股东溢¤将上市公司私有化其实是暗示经济环境将向好。大股东真金白怠地以溢¤向小股东收购股份时,当然不会是做善事,而是向市场传达一个讯号∷公司未来的营业收入将比预期的更大;企业风险比公众估计的要低。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5/488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