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热点散乱多变涨跌两难
日期: 04年03月2期
  由于两会期间,三农问题成为中国经济的重中之重,刺激农业类个股再度走强,以秦丰农业为代表的低价农业类个股一度十分活跃,很有可能在下周形成整个板块联动,特别是基金重仓的600598北大荒有可能通过高位整固向前期高点发起冲击,故农业类个股短线应重点关注。而历史上市场主力长期持有的高价控盘股航天信息和南方汇通等也有试盘动作。试图在绩优蓝筹板块整体回落之时,打开上升空间吸引短线资金介入。同时,ST个股由于确定能平稳过渡到三板市场交易,故表现也相当活跃,盘面呈热点散乱多变之势。
  由于在技术上1700点构成强大反压,1730点以上为历史套牢区域,而1600点左右又是九点意见启动区域,在绩优蓝筹股上下两难之时,大盘震荡整理成为必然,投资者必须注意波段炒作,在大盘涨跌两难之时,抓住弱市创新高的600428中远航运等海运类个股和强势整理的600728新太科技等低价科技股高??低吸。
  拒绝快速转换热点的诱惑
  观察上周中国国内股市大盘走势和热点表现,仍然坚挺和活跃,但市场风险依然存在。随着成交量的萎缩,主力做多的意愿进一步下降。网络科技股的调整与指标股的缩量整理,使得主流方向再度迷失,预期暂时撑住指数不跌,而在盘局整理过程中,市场观望气氛更加浓郁。以目前的表现分析,后市大盘在30日均线附近震荡之后,仍有向下探底的要求。
  就目前市场表现分析,虽然各类投资者对上证综指1750点的阻力位判断趋同,但对于本轮调整的目标位判断则有一定分歧,其中不乏认为1650点能够成为阶段性底部,因此使得市场做多热情得以维持。另外,消息面看,国家信息中心预测一季度GDP增长9.3%,这也给市场以鼓舞。
  虽然宏观经济向好、市场资金面充裕,使得市场人气不至于出现涣散,但短线而言,还看不到大盘有“出头”的日子。原因在于目前市场缺乏核心热点的支持和充沛量能的配合。目前量能呈现递减之势,周五(3月5日)沪市成交132亿元,深市仅有87亿元,这样的量能要想展开新的攻势,则有点异想天开。量能的萎缩,充分说明了市场做多意愿的减弱,同时也说明了目前市场的吸引力在下降。从盘中热点表现看,也能得到验证。上周热点主要集中网络游戏股、农业概念股以及部分次新股、题材股上面。但这些热点的炒作,仅仅活跃了市场的气氛,并没有吸引大量增量资金入场参与,也就不能把大盘从调整的泥沼中拔出来。而周五(3月5日)众多网络股游戏股的澄清公告,更是打击了炒作网络游戏股的人气,使得该板块出现了不小的跌幅。虽然农业概念股因“两会”的支持,表现活跃,但在缺乏增量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同时没有业绩支持的情况下,该板块的炒作很难寄予厚望。在没有核心热点支持的情况下,短线大盘很难有所作为。
  整体来看,目前大盘调整尚不充分,市场累计的巨大获利盘在目前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根本不能充分消化,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只有通过延长调整时间,以达到消化获利筹码和进行股价结构调整的目的。预计后市仍以震荡整理为主。
  当然,由于目前市场资金充裕,投资者信心较强,在大盘震荡蓄势过程中,个股行情还会保持活跃,当然,个股行情的持续性则会减弱,操作的难度会相应提高。在这种情况下,采取何种操作策略呢?固然,喜好风险、能够较好控制风险的短线高手,可以适量资金参与盘中热点的炒作;但如果不能控制风险的投资者,觉得赚钱难度相当大的投资者,在这样的震荡市中,最好能够拒绝盘中快速转换热点的诱惑,保持观望为妙。
  高储蓄率掩盖了金融业的高风险
  中国证监会原副主席、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董事长陈耀先近日指出,“高储蓄──高信贷──高投资──高增长”的机制,掩盖了中国金融业的高风险。
  陈耀先称,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在结构调整中承担了大量政策性业务,以致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得银行的风险不断积累。目前银行已有和已剥离尚未处理的不良资产、证券和非证券资产损失、保险业的投资损失和利差损失等积累的数额巨大,很难消化。如果不是中国高储蓄率的支撑,金融的运行和平衡就难以为继。
  陈耀先还称,金融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最敏感,也是最脆弱的”神经”,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当前,金融全球化步伐加快,开放程度不断提高,金融创新日趋活跃;而中国金融业整体竞争力还不强,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大。在这种情况下,维护金融安全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尤为重要。从国际的经验教训看,经济发展中最大的风险往往是金融危机。金融如出现系统性风险,传导速度快,波及面广,危害性大,并可能引发社会、政治危机。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5/4810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