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运刀如笔 奇中见平 / ──书画篆刻大师韩天衡东京谈艺录
日期: 04年03月2期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中国著名书画篆刻大师韩天衡先生应“ 乐篆”三圭社和中国书法学院之邀,于3月7日在东京举办公开演讲,精辟讲解了中国书法篆刻的技法和审美要点,这在日本是极其少有的机会。韩天衡先生是当代书画印三绝的艺术大师,同时也是著名的美术理论家和鉴赏家,创作著述丰厚,享誉海内外。韩天衡还当场进行了书法和篆刻表演,受到了数百名观众的欢迎。
  韩天衡先生指出,全世界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体系,为什么只有中国汉字能成为世界公认的高级艺术?重要原因是汉字的形成是由图画演变来的。每一个汉字,都是由一个非常精致的图画形成的。当然,现在有5万多汉字是经过组合的:如“ 见”字,由“ 目”加“ 人”而成;“ 为”字,由“ 瓜”加“ 象”而成,这是最通俗的讲解。中国文字的形成法,讲究“六法”,但归根结底是一幅画。
  中国文字能成为高级艺术,关键是“ 用笔”。毛笔柔软而有弹性,代表着柔中有刚。先人为了让每一笔都能连起来写成一个字,方法有两种:藏锋顾尾。写篆书用笔,180度笔势逆行;晋代人写楷书用侧锋,45度切入;唐人写楷书用中锋,90度切入。写字,用笔非常关键。用笔的技巧可归结到两个字:“圆”,毛笔在平面纸上写字,要写出浮雕感;“健”,排除臃肿,使线条有张力,充满力量感。书法的用笔,线条就像雨水从墙上流下来,形成微妙的波纹。中国书画中最好的线条是“积点成线”。
  书法艺术第二个要领是“ 结体 ”。“结体”也有两个关键字:“ 平”与“ 奇”。一个字全体平正,则显得呆板;如果都奇则走向怪诞。唐代欧阳询写过一个“充”字,每一笔都不是横平竖直,但他深得“歪歪得正”的神髓。把握“ 平”与“ 奇”的相辅相成的关系,是书法“结体”的关键。“ 用笔”做到“ 圆”与“ 健”,需要花10年、20年的基本功训练;“ 结体”则需要书家像画家一样,不断思考,追求构图。明代大书家董其昌在给儿子的信中曾讲到写“盥”字的心得。董其昌对这个字思考了很多年,但“结体”始终不成功。有一次,他看见一个小孩在石上写这个字,虽然写错字,却解决了这个字的结构之难,便认孩子为“一字之师”。所以,对于字的结构,需要思考终身。
  书法艺术第三个要点是“ 章法”。古人讲,“十音为章”,有节奏、旋律,才成为“章”。“章法”的要领也是两个字:“ 疏”与“ 密”。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关系,都需要照顾。“ 章法”的精义,用现代语言来解释,就是强调“ 团队精神”。在以上技巧之外,书法还有更本质的更重要的东西,包括书法家修养、格调、境界等等,这些决定了技巧的高低和优劣。
  作为中国当代最有代表性的篆刻艺术大家,韩天衡也对篆刻艺术做了精妙的讲解。他认为,篆刻艺术在中国历史上不是出现一个高峰而是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以周秦两汉为代表,第二个高峰由明代末期崛起一直持续至今的流派印章。前者为中国篆刻的铜印时代,后者为中国印章的石印时代。
  篆刻有三美:1.篆法之美,可概括为四个字:平、直、圆、曲。清末印学家魏稼孙认为“ 浙派艺术后起而先亡”,究其原因,在于浙派强调平直,忽视了圆曲。能在方寸之间,把各种矛盾捏在一起,自如处理,这是成为大家的基本条件。2.章法之美:关键在于“计白当黑”。黑白关系,就是密疏关系:疏可走马,密不插针。我们可以举出“江流有声,断岸千尺”一方印章来说明“疏密”的经典关系。从印章的视觉审美来说,斜角呼应关系十分重要。篆刻家创作一方印章,需要很长的构思时间。一方好的印章,既要讲究线条美,又要讲究由线条分割而成的空间美,两者结合才成为真正的章法之美。3.刀法之美:忽略了刀法之美,任何书法家都可成为篆刻家。但刀法之美,一生都探索不完。传统用刀技法有四点?冲、切、披、削。此外,吴昌硕先生还发明了一个“做”,即“破”出刻印刻不出来的效果,对印章艺术是一种升华。一个出色的书法家需要八面用锋,研究历史上篆刻大师的作品,他们用印刀也是兼及三面:刀角、刀刃、刀背,三者并用,刻出的线条才能美轮美奂。明清流派印章,用刀用得最好的是吴让之和钱松两家。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7/4758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