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波士顿唐人街之浮光掠影
日期: 07年07月4期

波士顿的唐人街小得很,从规模气派到街上店铺的风格都无法与日本横滨的中华街相比,据说旧金山的唐人街才是美国最大的。旧金山的译名总令人勾起对过去的回想:广东一带的人们漂洋过海,寻亲觅友地去淘金,一带俩,俩带仨……其实到如今这种习惯还一直延续著,只是美国处处是金山,淘金处早已不限于旧金山,而守著唐人街的主要都是广东人。

波士顿的唐人街紧邻下城区。如果是从城中心的现代化高楼大厦及古典式的建筑群中穿行而过的话,到了下城,市街便显得有些嘈杂和凌乱,而到了全是中文招牌的唐人街,就不仅仅是凌乱,甚至有一点残墙断壁,建筑物上涂鸦也很多,花哩胡哨的。唐人街集中了各种中国商业团体,最多的是中国餐馆。美国人也很喜欢中餐,这些小餐馆常坐满了各色皮肤的食客。

美国的一般超市远比日本的规模要大,蔬菜食品丰富至极,价格比日本也便宜。但到唐人街的中国超市里能买到各种中国食品和生鲜食品,国籍各异的黄皮肤们常会光顾。一步跨进唐人街的菜市场便彷佛身处中国,因琳琅满目的中国食品排山倒海般地充斥著货架,内容之全之多不是在东京的池袋上野和横滨所能看到的。店员们说广东话,大都不会讲普通话。

唐人街是讲不好英文的中国人的唯一去处,在这里吃穿住行都能解决。我的几次旅行便是随著唐人街的旅行团去的,只要跟定导游走到哪里都不成问题,再说费用又很低。前年去华盛顿时,团里一半以上是中国人,印度伊朗韩国凑成另一半,今年的尼加拉大瀑布旅行团里则一半是印度人,算上我,中国人外加尼泊尔人和法国人是另一半。这个旅行团成员的构成可能有些偶然性,但多少也说明近年在美国的外国人构成的新动向。

从尼亚加拉大瀑布回来那天,波士顿唐人街正好是过了一天庆祝日,晚上89点,街上还很热闹。为等人接我回郊外的家,我走进位于街中心位置的美加点心店,这个店我来过,有店员会讲普通话,听得懂我点什么。店里的叉烧包已卖光了,除了几块西点外,货架上空空如也。但店门依然大敞著,门里门外,出出进进,不像进点心铺,更像旧日茶馆,每张桌子周围攒动著78个人头,却不见他们饮茶或咖啡——他们围在那里只是下棋和看棋,而且穿著国内常见的大背心。更有趣的是靠外的一张桌子是45位大妈,一边翻弄著她们放在桌上的青菜一边聊天,她们也不喝任何饮料。像是彼此都很熟悉,店员不惊动这些人,只是在进来了点饮料的客人之后,才会走到他们的桌前,请他们腾出一张椅子来。裹杂在这些人中间的中国人或洋人似乎都见怪不怪,有座的坐下来,没座的就站著,反正就是来观光的。

我坐到一位看似80岁以上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的老人旁边,他的目光落在我身上,我鼓起勇气去攀谈:您来美国多少年了?他的目光移走了,再次问同样的问题,老人的双唇翕动著,是广东话,他说的是我听不懂,但这句话我猜懂了。

这情景既使在国内的乡下,也不大见到了吧,国内早已是商情大于乡情了,夏夜的波士顿唐人街使人如同回到多少年前的中国,而这大概正是身处美国又不可能容入美国人社会的中国人的灵魂所在。

人说到了美国,就连章子怡上街也是素面朝天。我第一次与家人上街,刚要略施粉黛就被一顿臭骂:这是美国,不是日本,这里没人化妆,你化了就显得很奇怪。在日本的确人人化妆,即便不会变好看也让人多几分白净和清爽,然后才穿上漂亮衣服而心情盎然。

是真的,上街玩了几趟,不光是下城唐人街,包括亚裔人不太去晃荡的NEWBURY ST也大胆地走了几个来回。看上去走在街上的人们好像真的是不化妆,只是白人们不化已足够的白,面部又是高山流水分布得要多合理有多合理,个个美得很。黑人的皮肤则黑亮亮的,既使最爱美的黑人不停地涂抹口红,也看不出化妆的痕迹,她们是那种健康的美。惨的是黄种人,化不化大不一样,不是美不美了,直接影响清洁度。在美国停留得短,不知人们为何不化,但猜想,一定是现在白人们追求自然美,先不化了,而其他人要么是效仿,要么是为了自尊心:脸黄也很美。但其实洋人们既使不化,暗地里的美容功夫却是不少的,就像衣著很随便的休闲装,翻翻衣领却都是名牌。

千叶县 郭京会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9/46595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