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具权威、奖金最高的国家最高科技奖2月20日揭晓。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东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志获此殊荣,两人各获500万元人民币奖金。
据报道,中共中央、国务院2月20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其他获奖人选和项目也一并揭晓。
这次获奖的刘东生,1917年出生于辽宁省,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刘东生长期奋斗在地球科学研究领域,探索的足迹遍布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等“ 地球三极”;他潜心研究60年,被誉为“黄土之父”;平息170多年来的黄土成因之争,建立了250万年来最完整的陆相古气候纪录;直至今天,87岁的刘东生仍然活跃在国际地球环境科学舞台上,被称为“超级老头”。
另一名获奖人王永志,1932年出生于辽宁省,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工作。
王永志从1992年起担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至今,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技术“领头人”,也是学术带头人之一,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是去年“ 神舟五号”载人飞行的大功臣。
另外,美国数学家丘成桐、德国农业经济学家伏格乐、日本医学家水岛裕、意大利马塔切纳博士等4人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国家最高科技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以其权威性和高达5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引起海内外的极大关注。
此前,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和金怡濂5位院士已荣膺这一奖项。
据报道,中共中央、国务院2月20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其他获奖人选和项目也一并揭晓。
这次获奖的刘东生,1917年出生于辽宁省,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刘东生长期奋斗在地球科学研究领域,探索的足迹遍布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等“ 地球三极”;他潜心研究60年,被誉为“黄土之父”;平息170多年来的黄土成因之争,建立了250万年来最完整的陆相古气候纪录;直至今天,87岁的刘东生仍然活跃在国际地球环境科学舞台上,被称为“超级老头”。
另一名获奖人王永志,1932年出生于辽宁省,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工作。
王永志从1992年起担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至今,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技术“领头人”,也是学术带头人之一,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是去年“ 神舟五号”载人飞行的大功臣。
另外,美国数学家丘成桐、德国农业经济学家伏格乐、日本医学家水岛裕、意大利马塔切纳博士等4人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国家最高科技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以其权威性和高达5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引起海内外的极大关注。
此前,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和金怡濂5位院士已荣膺这一奖项。